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 > 正文

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升高实现“三级跳”

  • 2022-04-01 19:41:44 来源:中国科普网

科普时报讯(记者 胡利娟)4月1日,《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正式对外发布,这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六年发布生态气象公报。今年,公报内容呈现出哪些变化?为什么新增三大重点区域气象影响评估?国家气象中心副主任薛建军在今天中国气象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作了解读。

漠化地区大部地表生态持续向好

公报显示,2000—2021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升高实现了“三级跳”,2012—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指数较2000—2001年、2002—2011年两个阶段平均水平分别提高15.9%、7.8%,其中2021年全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更是创2000年以来新高。

“这表明我国植被生态质量越来越好。”薛建军分析,2021年全国有59%以上的区域降水量较常年(2000—2020年均值)和2020年偏多,气温偏高,尤其是我国北方和西部地区降水偏多,以及春季回暖早、秋季霜冻迟,为植被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热条件。加之我国实施的诸多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更加促进了涵养水源和保持土壤等生态服务功能的提升,为生态质量指数升高实现“三级跳”提供了重要支撑。

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平均降水量有672.1毫米,较常年值(1981-2010年均值)偏多42.2毫米;全国平均≥0℃积温为4423.5℃·日,较常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偏多6.6%和2.6%。

从草原、森林、农田三大生态系统来看,2021年全国草原区水热条件优越,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产草量均达2000以来最高;2021年全国林区气象条件较好,森林生态质量达2000年以来第二高;2021年全国农区气象灾害影响总体较轻,加之农业措施得力,粮食平均单产创2000年以来新高。

此外,我国北方地区荒漠化程度减轻,地表生态在向好发展。西南石漠化区2021年植被生态质量达2000年以来最好。

监测表明,2000-2021年北方地区高度易起沙尘和极易起沙尘的土地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48.1%降至2021年的39.5%,下降了8.6个百分点;轻度和不易起沙尘的面积比例从2000年的30.3%上升至2021年的41.8%,增加了11.5个百分点。

新增三大重点区域气象影响评估

与2020年公报相比,今年公报新增东北地区、秦岭、武夷山区生态质量和服务功能气象影响评估。薛建军介绍,新增以上地区,主要是基于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回应社会关切。

东北地区是我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气候变化敏感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包含着多种类型的生态系统。其中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天然林区,呼伦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扎龙湿地是世界上最大芦苇湿地,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评估显示,2021年东北林区大部夏季降水偏多,水土保持功能较2020年有所提高,呼伦湖面积达2002年以来最高,区域植被生态质量提升明显,扎龙湿地植被生态质量达到2000年以来最优。整体评估显示,2000年至2021年,东北地区水热条件较好,森林和重点湿地服务功能提升。

秦岭作为南北气候分界线,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基因库,评估显示,2021年,秦岭大部地区降水偏多,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覆盖度都高于常年,且2000年至2021年降水量呈增多趋势,植被生态质量正逐步提升。

武夷山区是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通过对武夷山区植被生态质量指数、涵养水量与常年以及上一年对比,分析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和涵养水量变化,显示2000年至2021年武夷山区水热条件都利于植被生长,水源涵养功能得到提升。

标签: 质量指数 东北地区 生态安全

推荐阅读

我国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升高实现“三级跳”

科普时报讯(记者胡利娟)4月1日,《2021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正式对外发布,这是中国气象局连续第六年...

林以种为本 《北京市种子条例》4月1日实施

科普时报讯(记者胡利娟)“林以种为本”,林草种子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是构建稳定生态系统的基础,是...

清明假期天气如何?专家:全国大部分地区晴多雨少

讯(记者胡利娟)清明假期即将来临,天气如何?踏青出游应该注意什么?4月1日,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

文化和旅游部:推出旅游惠民措施 拓展文化消费新空间

3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线上举办2022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2022年文化旅游领域的重点活动安排...

关键基因揭秘“VC之王”沙棘

中国科普网讯(何彩云段爱国记者胡利娟)作为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沙棘因其果实富含维生...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