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吴纯新 通讯员 李晓军
“起初,棉纱产量3万绽,员工总数达1200人,现在产量超20万绽,满负荷生产,600名员工就够了!”3月31日,湖北襄阳枣阳市万通棉纺公司负责人说,去年,该公司进行智能化改造,彻底淘汰老设备,实现全自动化生产,产能大幅提高。
位于枣阳中兴大道的湖北港利制冷配件有限公司车间里,生产线一派繁忙。据介绍,该公司正加快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新技术助力企业拓展市场,作为枣阳招商引资的重点企业,短短半年时间就“生根发芽”。
“十四五”期间,枣阳提出建设“五个城市”,打造“六个强市”发展目标。今年,枣阳立足工业强市战略,构建“124”产业体系,以建设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为支撑,培育壮大重点产业集群。
为加快布局新兴产业,枣阳进一步完善以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为主的新兴产业发展格局。执行“一个产业链、一位市领导牵头、一个产业规划、一个工作专班、一张招商图谱、一套支持政策”的“六个一”工作模式,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鼓励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努力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新飞跃。
枣阳米朗科技有限公司是枣阳2007年的招商项目,目前,在传感器设计、研发、生产能力上,形成明显的研发储备优势。“就传感器产品而言,生产能力没有问题,但在研发方面,特别是科技人才支撑上存在欠缺,碳浆材料研发完成后可以大幅降低生产成本。”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全力搭建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枣阳发挥政府推进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以“十年磨一剑”精神谋划关键核心领域的科技创新,从顶层设计上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产业强、经济强通道,打造“热带雨林式”创新生态。
3月23日,湖北工业大学七名专家教授被枣阳聘任为七大产业链专家组组长,他们将带领各自团队通过对枣阳主导产业深入调研、诊断,在延链补链强链上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服务枣阳经济高质量发展。
据悉,今年,枣阳将力争认定本级科技创新平台18家,组织认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16家,组织申报各级科技计划、平台项目20项,完善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让更多“枣科技”变成“金元宝”。
(受访者供图)
“起初,棉纱产量3万绽,员工总数达1200人,现在产量超20万绽,满负荷生产,600名员工就够了!”3月31日...
4月1日,记者从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获悉,在历时5个月的去冬今春供暖季期间,江汉油田涪陵页岩气田超额...
3月30日,青海海西地区330千伏巴盐线π接形成的330千伏托盐线、330千伏巴托Ⅱ线相继投运,将750千伏托素...
“把这些重要的活动、会议安排在这些特殊的时间节点,主要是彰显市委、市政府对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视,向...
为迎接人工心脏新时代,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董念国教授希望国内人工心脏研究领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