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要闻:活体组织中首次生长出电极,为未来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奠定基础|总编辑圈点

  • 2023-02-24 06:09:47 来源:科技日报

在微制造电路上测试的可注射凝胶。图片来源:托尔·巴克希德


【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生物和技术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瑞典林雪平大学、隆德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人体分子作为触发器,首次成功地在活体组织中培育出电极。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该研究结果,为在生物体中形成完全集成的电子电路铺平了道路。

将电子设备与生物组织联系起来,对于了解复杂生物功能、对抗大脑疾病以及开发未来的人机界面非常重要。然而,与半导体工业并行发展的传统生物电子学具有固定和静态的设计,很难与活的生物信号系统相结合。

为弥合生物和技术之间的差距,研究人员最新开发了一种在活组织中制造柔软、无底物、导电材料的方法。通过注入以酶作为“组装分子”的凝胶,研究人员能够在斑马鱼和药用水蛭的组织中让电极生长。

研究人员称,与身体物质的接触会改变凝胶的结构并使其具有导电性,而其在注射前是不导电的。根据组织的不同,还可调整凝胶的成分更改导电过程。

身体的内源性分子足以触发电极的形成,不需要基因改造或光电外部信号,这项最新研究为生物电子学的新范式铺平了道路。以前需要植入物体才能在体内启动电子过程,未来注入黏性凝胶就足够了。

研究表明,该方法可将导电材料定位到特定的生物亚结构,从而为神经刺激创造合适的界面。从长远来看,在生物体中制造完全集成的电子电路也是可能的。

在隆德大学进行的实验中,研究团队已成功地在斑马鱼的大脑、心脏和尾鳍以及药用水蛭的神经组织周围形成了电极。这些动物没有受到注射凝胶的伤害,也没有受到电极形成的影响。

总编辑圈点

生物体内的电极能以最直接的方式获取各种生理数据,哪怕是最难探测的神经电信号。以往的植入物,不但需要帮助启动其电子过程,还必须兼具优良的导电性和极高的生物相容性,否则其带来的弊可能远大于利。本文的研究直接摒弃“植入”这个动作,而是“注入”一点黏胶,再利用生物体的天然性让电极“长出来”。如果后续在人体内也被证明是安全的,其无疑将成为未来健康监测及医学诊断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标签: 神经系统疾病

推荐阅读

要闻:活体组织中首次生长出电极,为未来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奠定基础|总编辑圈点

生物和技术之间的界限正在变得模糊。瑞典林雪平大学、隆德大学和哥德堡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人体分子作为触...

《自然》:当前火星设备探测生命面临挑战,将样本带回地球十分必要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2日发表的一篇天文学论文指出,当前人类在火星上部署的科学仪器,可能达不到发...

生态环境部部长赴河南检查大气污染防治情况 发现企业普遍存在违法违规问题

2022年底以来,河南省南部出现长时间、大范围的“跨年霾”,多个地区持续出现重度及严重污染天气,大气...

长三乙火箭2023年首战告捷

2月23日19时49分,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简称“长三乙火箭”)在西昌卫...

环球微速讯:“快舟·锐科激光”号运载火箭在武汉揭幕

记者2月23日从中国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获悉,“快舟·锐科激光”号运载火箭揭幕仪式日前在武汉国家...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