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IT时报记者 王昕
编辑/ 王昕 孙妍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造就英雄。2023年初,ChatGPT就是那个天选之子,它是硅谷的英雄,是科技产业的英雄,更是资本市场的英雄。
(资料图)
ChatGPT是“里程碑”,它“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它将“推动产业和社会深度变革”……在一连串溢美之词的夹道欢迎中,ChatGPT锦衣白马疾驰而来。
ChatGPT真的会改变这个世界吗?也许吧,但在自动驾驶全面普及之前,ChatGPT不会真正成熟。
为什么要拿自动驾驶和ChatGPT相提并论?虽然两者看似分属完全不同的AI赛道,但它们逃不开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挑战人类。从这个角度来看,自动驾驶为“实”,ChatGPT为“虚”,如果AI连“实”的这道坎都越不过,无“实”何以映“虚”。
此话怎讲?自动驾驶对于AI的应用,更多基于AI对禁止或移动的实体进行判断,并借此自主完成车辆的驾驶。在这个过程中,AI也许需要有如“火眼金睛”般强大的摄像头、不畏黑夜和复杂天气的雷达、可靠至99.99%以上的稳固网络连接,以及计算能力卓越的车载“大脑”,但这些都是强大的性能支撑,相比之下,AI不需要揣测、臆断、组织语言或是分析语意。对AI来说,显然前者要容易不少。
所以,如果将自动驾驶和ChatGPT同归类于“AI机器人”,那么很明显的是,自动驾驶更接近于“机器”,而ChatGPT更接近于“人”。到底做机器容易,还是做人容易,不用说大家都知道了。
也许有人会继续质疑,即便ChatGPT的真正成熟期晚于自动驾驶,但也不妨碍ChatGPT在应用市场大放异彩,至少其革命性价值不亚于当年搜索引擎问世。
我们不妨来分析一下,ChatGPT接下来的路到底会怎么走?遗憾的是,至少在商业前景上,十分堪忧。
2022年底,在ChatGPT问世之前,我在百度上就完成过一次典型的ChatGPT式提问。我的问题是“一名记者的年终小结该怎么写”,很快百度给出了许许多多的搜索结果,甚至还有“代写年终总结——低至45元/篇”。但让人郁闷的是,当我点开大量搜索结果之后发现,只要我选中一段文字,并按下“拷贝”按键,网页就会提示我付费!原来天下早就没有免费的午餐了。瞧,在商业模式上,老派的搜索引擎已经走在了ChatGPT的前面,完成了对结构性搜索结果的收费。
看来,靠内容收费是不行了,留给ChatGPT的路只有两条——广告和会员费。如果ChatGPT采用搜索引擎那样的广告收费模式,那么今后每次ChatGPT对话之后,都很可能会拖着一条“尾巴”,也就是一个被标注为“广告”的链接,这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如果收会员费的话,有专家分析,以每个月10美元月租费、1亿用户计算,ChatGPT一年的营收就是100多亿美元,看上去这个假设实在太美好了,抛开10美元的月租费太贵不说,账户分享问题也难以解决——别的村不知道,反正咱们村顶多注册一个账号就够全村人用了!
不仅如此,从百度为其类ChatGPT产品的取名“文心一言”中,也不难折射出,ChatGPT应用场景中的一些天然局限性。“文”即文本,ChatGPT的能力主要还是体现在针对文本的结构性搜索和输出上,在其他多媒体形式方面的潜力尚不明朗;“心”,即“走心”也是前面所说技术最难实现的地方,“人心”难测如海底针,虚幻如镜中花、水中月,ChatGPT实现起来前路漫长;“一言”则表示,ChatGPT只能输出一段结构性内容,对有一定专业性能力的人来说,也许搜索引擎的海量选择更适合其自己寻找并整合真正需要的东西。
其实,AI的每一代发展早已投影在我们的生活中,ChatGPT未来也会这样,但未必如当前我们看到的那么烈火烹油,而是不显山不露水。例如,现在每当孩子问爸妈一个问题,爸妈记不起来时,常常会说“我去搜一下”,这个再平常不过的动作中早已杂糅了AI的应用;未来,也许爸妈们会说,“我去ChatGPT或是‘文心’上问一下”。
不妨我们做个更大胆的假设,未来当你提出一个问题时,可以有许许多多个ChatGPT出现在搜索结果框中,吵着、闹着、抢着回答你的问题。
而在当下,对于人们担心ChatGPT聪明到窃取我们工作的话题,大可不必过于紧张。依然拿自动驾驶作为参照物,其实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度已经非常高,但其至少还没有取代网约车司机们,自动驾驶技术更难逾越的是法律、伦理等层面的复杂问题,而这同样是ChatGPT必将面对的。如果自动驾驶需要修改的是各国的“交通法”,那么ChatGPT的大范围和普及化应用触及的就可能是“基本法”,其中难度和阻力可想而知。
最后,用网上的一个段子作为结尾。“很多打工人担心自己会被ChatGPT取代,其实根本没必要,你见过能说明白需求的老板吗?”
ChatGPT几个商业模式:内容付费、广告、会员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因滑动天窗玻璃面板和天窗框架之间的粘接耐久性不足。
在真空状态下也可以通过诱导来实现提取能量。
选择自己下厨的人,往往能拥有更佳的营养密度。
特斯拉将集中招聘精通研究开发和人工智能的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