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龙跃梅
“1984年,我在麻省理工学院拿到博士学位后,很快就回国工作。那时候国内没有人才引进政策,工作条件也比国外差很多,但是我只有一个信念:中国的科学技术,归根结底要靠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发展起来。”23日上午,在东莞松山湖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日系列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总指挥陈和生的思绪回到了39年前。
【资料图】
当时的陈和生38岁,是一位心怀祖国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有同学对他说,中国条件很差,你回去没办法发挥作用,留在国外,可以更好地实现价值。
陈和生的回答斩钉截铁——中国自己的科技才能使中国强大,回国!
回国近40年,他潜心推动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领导完成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重大改造工程,并主持建设了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大科学装置。
在陈和生的带领下,中国散裂中子源科研团队立志科技报国,不断引领自主技术创新,不仅圆满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推动设备国产化率超过90%,还促使该设施的装置技术和综合性能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装置开放运行以来已完成8轮运行,注册用户超4300人,完成课题1000余项,实现了高效稳定运行。
“几十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些年的发展,更是凸显了在中国的土地上,靠中国人自己发展科学技术的重要性。”陈和生由远及近,谈到了现在。
他告诉会场的青年科技工作者,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到底要靠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奋斗来实现。“现在社会上的诱惑太多、价值多元,对青年学生、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冲击都非常大。人生的道路是丰富多彩的、也是比较曲折的,关键是自己要保持定力。”陈和生朗声说,“这个定力就是热爱祖国、献身科学。”
有了定力,还需要实力。“青年人要刻苦学习,打好基础。关键是要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陈和生语重心长地说,人生道路很长,关键是在青年的时候就要打好基础,一旦有了机遇,就能够为国家科技创新做出贡献。
“中国的科学技术,归根结底要靠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发展起来。”陈和生停顿了一会,又认真说了一遍39年前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39年过去了,陈和生心中的信念没变。
标签:
回国近40年,他潜心推动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领导完成我国第一个大科学装置——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
2月23日,记者从哈尔滨市科技局获悉,近日,由该局组织申报的哈尔滨市航空装备创新型产业集群被科技部确...
2月23日,记者从新疆天业集团获悉,天业集团汇合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业汇合”)申报的《一种乙...
“我个人是微不足道的,很多工作都是应该做的,随着国家发展的需要,自己努力去做就行了,只不过是国家...
春鸠与百舌,音响讵同年。如何一时语,俱得春风怜。犹知造物意,当春不生蝉。免教争叫噪,沸渭桃花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