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全球百事通!上海专家团队发表新冠研究系列成果 为治疗新冠提供理论依据

  • 2023-02-11 16:15:58 来源:科技日报


(资料图)

陈霞琼 肖鑫 科技日报记者 张强

继去年11月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免疫学前沿》报道了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四院)麻醉与围手术期医学科熊利泽、李成医学团队发现衍生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奥密克戎BA.2感染患者死亡率高度相关的研究成果之后。近日,最新出版的国际知名期刊《国际传染病杂志》又报道了该团队有关新冠研究的最新成果。他们此次临床研究发现在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时期,味嗅觉变化的患病率没有明显下降,但严重程度有所减轻,接种疫苗起到了保护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味嗅觉出现变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的重要标志。该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不仅为治疗新冠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危重症新冠的发病机制提出新见解。

目前,SARS-CoV-2 奥密克戎毒株仍然是全球大流行的主导变种。自新冠大流行以来,味嗅觉障碍已被证明是新冠感染的主要症状。既往研究表明,新冠相关嗅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3.2%到98.3%之间,味觉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在5.6%到62.7%之间,但奥密克戎毒株流行期间的味嗅觉障碍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尚不清楚。为此,上海四院熊利泽、李成医学团队对2022年5月17日至6月16日期间,三所方舱医院收治的SARS-CoV-2 奥密克戎毒株感染者进行观察性研究,分别在两个时间点用味嗅觉调查表和数字视觉模拟量表评价嗅觉和味觉功能。分别有688名和385名受试者完成了T1和T2时间点评估。结果显示,两个时间点的味嗅觉变化患病率分别为41.3%和42.6%。此外,无论经味嗅觉调查表或嗅觉、味觉视觉模拟量表评估,两组的严重程度分布没有差异。首发症状为头痛和肌肉疼痛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味嗅觉变化,而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咳嗽、咽喉不适和发热,以及更高的受教育程度、接种三剂疫苗和尚无症状显示出保护作用,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去年7月,该团队的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发表于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视角》,他们研究提示酸中毒导致的pH环境会促进新冠病毒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感染。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进一步推测可能存在正反馈回路——即新冠病毒感染诱导的酸中毒会增强其感染效率。因此,有必要对酸中毒患者及时进行纠酸治疗,以抑制酸性pH对新冠病毒感染的促进作用,而CaCO3-NPs可能成为优于碳酸氢钠的更加安全有效的纠酸纳米解毒剂。该项研究为危重症新冠的发病机制提出新见解,并开发出新型纠酸纳米解毒剂,具有潜在的临床转化前景。该研究成果不仅为新冠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脑内乳酸水平升高引起围术期认知功能紊乱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全身炎症生物标志物与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疾病严重程度相关。然而,目前尚不清楚哪些标志物能更好地预测患者预后,尤其是COVID-19奥密克戎BA.2感染患者。该医学团队旨在从一系列炎症标志物中筛选可靠的OS预测指标。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12日至2022年6月17日上海奥密克戎BA.2疫情暴发期间的2645例上海四院感染住院患者。分析各炎症指标预测OS准确性。研究成果对治疗COVID-19奥密克戎BA.2及早发现重症患者,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临床指导意义。该研究论文发表在去年11月2日的国际知名免疫学期刊《免疫学前沿》杂志上。

据了解,上海四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国家老年麻醉联盟成员。学术带头人熊利泽教授目前担任上海四院院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麻醉与脑功能调控重点实验室主任等职务。

标签: 提供理论依据

推荐阅读

全球百事通!上海专家团队发表新冠研究系列成果 为治疗新冠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味嗅觉出现变化很可能是病毒入侵神经系统的重要标志。该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不仅为治疗...

每日快播:广西农业科技装备不断增强

2月1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广西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扎实推动一季...

世界快看:广西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影响实现新提升

2月10日,广西社会科学院新型智库建设新闻发布会暨科研成果发布在南宁举行。

铁路检修基地奏响“兵工厂”交响曲

近日,在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柳州电务段柳州检修车间的检修基地,职工们正在对即将出所的铁路信...

我国科学家发现222颗热亚矮星

近日,湘潭大学和国家天文台科研人员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结合欧空局Gaia测光和视差数据,发现和证认了2...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