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通讯员 杨远远
14日,国际著名期刊《细胞》在线刊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小麦条锈病是气传性的真菌病害,因条锈菌而发病传播。条锈菌是一种活体营养寄生真菌,具有易传播流行特性,须依赖活体小麦才能生存,是小麦头号重大生物灾害,被称为小麦的“癌症”,在全世界小麦种植区均有发生,我国农业农村部把其列为一类农作物病害。
我科研团队坚持18年持续聚焦小麦条锈菌活体营养寄生特性,挖掘出全球首个被病菌毒性蛋白利用的小麦感病基因——编码胞质类受体蛋白激酶。理清感病基因负调控小麦的基础免疫,能够被条锈菌分泌的效应子白劫持,从细胞质膜释放进入细胞核,在细胞核操纵转录因子,抑制抗性相关基因的转录,增强小麦感病基因的转录水平,放大小麦感病基因介导的感病效应,促进小麦感病。该成果系统揭示了条锈菌效应子—小麦感病基因—小麦转录因子的磷酸化与转录调控级联途径介导的感病机制,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精准敲除感病基因,破坏了毒性蛋白和感病基因的识别和互作,实现了小麦对条锈病的广谱抗性。在大田试验中,小麦编辑品系在保持作物主要性状品质的前提下,展现出了高抗条锈病的特点,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康振生指出,这一发现打破目前小麦主要利用抗病基因育种的传统思路,实现了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领域的重大突破,提升了我国种业原始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生物育种和病害绿色防控提供了科技支撑。
标签:
14日,国际著名期刊《细胞》在线刊发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团队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
7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项目在武汉经开区军山新城正式启动,计划于2024...
7月14日,记者从天津海关、天津市商务局联合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天津海关全力推动RCEP各项政策落...
作为史上体型最大的陆生哺乳动物,巨犀虽然已经灭绝,但其在距今4200万-2200万年间体型不断增大、“吨位...
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EO印奇在7月15日举行的MegTech2022旷视技术开放日上表示,为了支撑AIoT这一长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