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科研人员提出一种用于生成“又宽又薄”光片的新方法

  • 2022-03-26 21:49:13 来源:科技日报

刁雯蕙 科技日报记者 刘传书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工程技术中心李剑平团队在知名光学期刊Optics Letters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生成薄而宽的准无衍射激光光片的光瞳掩模优化设计方法。博士后研究员唐城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正高级工程师李剑平博士为通讯作者。

光片荧光显微术(light sheet microscopy)是活体生物成像的一场革命。通过将激发激光限制于显微物镜景深范围附近的光片薄层,既可以减少显微成像的离焦模糊,又可以减少光漂白和光毒性,极大地提高了图像的清晰度,延长了生物样品的观测时间。通过逐层扫描样品或光片可形成三维图像。使用面阵数字相机的上百万个像素对焦平面中的目标断层进行并行采样,具有极高的采样速度;结合流式进样方法还可以实现高通量流式显微成像。由于其高清、无损、三维、快速等特点,光片荧光显微术是表征活体细胞、组织、胚胎和器官的理想手段。

然而,光片显微术的成像性能受限于光片的光学属性,其成像分辨率受限于光片的厚度,成像视场受限于光片的宽度。而光片的厚度和宽度因光波固有的衍射属性相互制衡。薄光片支持高分辨率,但衍射发散快、有效宽度窄,限制了成像视场;厚光片衍射发散慢,支持大视场成像,但限制了分辨率。光的衍射属性导致成像分辨率和视场构成一对天然矛盾,限制了光片显微成像中生物个体的大小及表征通量。高分辨率大视场显微成像需要薄而宽的光片,这种光片具有无衍射性质。无衍射光片必然伴有旁瓣,旁瓣对成像构成离焦背景噪音。因而基于无衍射光片的显微荧光成像须控制旁瓣的影响。

用于生成无衍射光片的光瞳掩膜及其使用方法示意图。科研团队供图

针对这一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种数值优化方法,可以用来设计一种叫做光瞳掩膜的衍射光学器件,以生成薄而宽的光片。该衍射光学器件通过调制振幅或相位,可以调控光片的厚度、宽度和旁瓣,从而突破高斯光束传播规律的限制,在仅使用廉价的柱透镜和掩模板的基础上就实现了薄而宽的光片。

该方法巧妙提出了一个光片质量的全局评价因子,用以表征光片厚度、无衍射范围和旁瓣之间的制衡关系。理论和实验表明,优化后的掩模可将静态光片无衍射范围扩大50%,同时使其旁瓣低于20%。据此生成的新型静态光片可以在不牺牲轴向分辨率的前提下,对样品实现更大视野成像。

标签: 科研人员 又宽又薄

推荐阅读

科研人员提出一种用于生成“又宽又薄”光片的新方法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工程技术中心李剑平团队在知名光学期刊OpticsLetters上发表...

共创未来 2022“地球一小时”活动启动

3月26日,最具全球影响力的公众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以“行动!共创未来”为主题启动,通过多种形式的...

上网课的留学生学历学位能得到认证吗?权威回应来了

近日,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留学人员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补充说明(二)》,提...

4月8日武汉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 提升客货运输品质

记者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武铁)获悉,4月8日零时起,全国铁路调整列车运行图,武铁...

朱共山:践行“双碳”战略 打造移动能源生态闭环

3月25日—27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在京召开。在26日以“碳中和进程中的汽车、交通、能源转...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