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微网消息,3月26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2继续进行。在国际论坛部分,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李缜围绕“无限的资源供给和有限的资源需求”这一核心话题,向与会者分享了目前锂电产业链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预判。
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池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李缜认为,中国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上,这是国家战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增长,带来了电池产业的高速成长,预计到2025年、2030年,全球新能源产业对电池的总需求量将分别超过1.5TWh和3TWh。
接着,李缜分享其对电池出货量增长导致原材料需求增量的预测。
按照现有技术水平,制造1.5TWh电池和3TWh电池,需要的正极材料大约是330万吨和660万吨。李缜认为,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电池的占比要逐步演变到6:4;并预计磷酸铁锂正极材料到2025年的需求量将达到200万吨,2030年达到400万;三元电池正极材料到2025年的需求量达到130万吨,2030年达到260万吨。
前驱体也会相应快速发展,其中硫酸铁预计到2025年达到200万吨,2030年达到400万吨;镍钴锰2025年需求量为130万吨,2030年达到260万吨;负极材料方面,2025年需求量为160万吨,2030年达到300万吨。李缜进一步推导认为,“这些材料的前端对全球锂资源的需求量在2025年的需求量为90万吨,2030年需要180万。”
除上述4大主材以外,李缜还认为,“隔膜、电解液、铜箔、铝箔以及相关的添加剂等产品,伴随着投资的不断增长,产能也将不断释放,价格一定会回到价值轨道。”
紧接着,李缜开始分享其“无限的资源供给和有限的资源需求”这一核心观点。
对于高涨的需求,全球原材料厂商已经在积极扩产,供给量也在迅速增加。全球主要电子材料制造企业中,到2025年,前10大企业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三元锂正极材料以及负极材料的产能规划分别达到546万吨,267万吨和317万吨,李缜认为,“这远远超过了我们的实际需求量。不仅如此,进一步分析还发现,铁锂正极材料的前驱体还可以用磷酸铁、钛白粉、氧化铁制成。”
相对来说,三元材料对外依存度比较高。其前驱体主要是镍钴,我国镍存储量只有400万吨,主要从印尼和俄罗斯进口;钴资源目前也只有800万吨,主要依赖印尼和刚果进口,资源相对短缺,“但随着磷酸铁锂技术的不断提升,比如国轩高科210Wh/kg磷酸铁锂到今年底逐步走向量产,铁锂电池将会在更大范围内替代三元电池。”李缜表示。
同时,三元电池技术也在持续进步,如国轩高科360Wh/kg的三元半固态电池正快速走向产业化,也减少了对材料的用量。李缜认为,技术进步和替代战略,使行业对三元正极材料的需求正逐步适应市场的要求。
负极材料方面,国轩高科已在内蒙建了一座年产能40万吨的负极材料石墨化工程,加上硅基负极的广泛使用,“负极材料的需求将会极大得到缓解。”李缜继续说道,“所以,无论是三元正极、铁锂正极还是负极材料,随着我们技术的不断进步,开采能力的不断增强,都将远远供过于求。”
最后,李缜带来他对锂电材料价格走势的看法。
2021年年初,碳酸锂价格为5万元/吨,已上涨超50万元/吨,不仅如此,其他锂材价格也在快速上涨。不过李缜认为,锂材涨价的局面将会被终结。
导致锂材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是供不应求。但事实上,2021年我国实际消费30万吨锂资源,当年进口和生产的锂资源大约为33万吨,预计到2025年中国对碳酸锂的总需求量大约为60万吨。李缜指出,“伴随青海盐湖提锂技术的提升,四川锂辉石资源的开采,电池回收技术的进步,我国对进口锂资源的需求量将会大幅减少。世界‘锂都’在宜春,据我们了解,仅宜春,将在2025年形成年产50万吨的锂资源开发,这将终结中国锂资源短缺的情况。”
李缜同时指出,要重视锂电池的回收,“电池全身都是宝,所有的资源都可以回收再利用。假设我们2025年制造了1.5TW/h的电池,那么10年后这些电池都将逐步回收;也就是说到2035年,我们新增长的5TW/h电池中,有1.5TW/h电池原材料来源于回收的资源。当制造电池对原材料的总需求和回收电池提供材料的总供给达到平衡的时候,我们将不再需要向自然界无限索取制造电池的资源。我认为这个时间应该在2040年左右来临。”
标签:
李缜指出,要重视锂电池的回收。
氢能正式进入本科专业目录华北电力大学已增设该专业
如ModelY长续航版等热门车型的提车时间已经排到了明年。
松下希望通过全产业链多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为电动车的发展作出贡献。
全球变暖是人类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