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我国学者在《自然》杂志首提内外源性甲烷生物效应

  • 2022-03-17 21:25:00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史俊斌

3月9日,《自然》杂志“新闻与观点”专栏以《甲烷可在所有活体生物中产生》为题,在线发表了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昌教授团队分析与评述活细胞内的甲烷形成机制研究成果。

甲烷是自然界含碳量最小,含氢量最大的烃,也是最简单的有机物,其生物应用广泛。刘昌教授团队受《自然》杂志邀请,针对活细胞内的甲烷形成机制刊发出有针对性分析与评述,系统性指出:机体释放的甲烷是生物体内活性氧自由基水平的间接标志物,通过检测呼吸、血液或组织中的甲烷水平可反应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在体外诊断领域具有一定应用前景;活性氧自由基驱动的甲烷产生过程是机体对抗氧化应激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外源性摄入甲烷(吸入甲烷气体、饮用富甲烷水等)可以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水平来发挥辅助治疗作用,在临床应用及大健康方面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本期《自然》在线刊登了德国海德堡大学弗兰克·开普勒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揭示出所有活细胞内可能均存在一种非酶促的活性氧自由基驱动的甲烷产生模式,此机制仅与活性氧、铁和甲基供体相关。该研究彻底颠覆了甲烷只在严格厌氧环境下由产甲烷古菌经酶促反应产生的传统认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昌教授课题组张靖垚副研究员受《自然》杂志邀请,作为审稿专家,全程参与审稿。

据悉,西安交大课题组在弗兰克·开普勒教授团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前期成果,首次提出了内外源性甲烷的生物效应,及其在生物医药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标签: 生物效应

推荐阅读

我国学者在《自然》杂志首提内外源性甲烷生物效应

据悉,西安交大课题组在弗兰克·开普勒教授团队的研究基础上,结合课题组前期成果,首次提出了内外源性...

北京冬奥会场馆实现100%绿电供应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消息,2022年北京冬奥会电力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三级供电保障指挥体系高效运转,总计投...

科学新发现 | 超3亿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

专家介绍,每晚睡眠不足6小时,持续一周,就会导致体内700多个基因发生改变。长期睡眠不足,甚至会加大...

我国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四号02星

北京时间2022年3月17日15时0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三十四号02星...

清朗行动再出发 10项重点任务回应网民关切

3月17日下午,国新办举行2022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发布会。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