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叶青
超2亿元补助生物医药创新、支持2000名青年博士在穗开展基础研究、投入2270万元撬动1.82亿元开展基础研究……3月15日,广州市科技局集中发布首批3个科技计划项目指南。
值得关注的是,在构建分类有序的经费资助体系同时,广州市科技局先行先试,破除制度瓶颈,深入推进全过程“放管服”改革和市财政经费使用“包干制”,赋予基础研究领域简政放权最大力度。此外,“广州科技大脑”将首次服务科技计划项目申报受理工作。
构建“3+3”资助方式
《广州市2021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22年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22年市级财政安排82.5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在市级财政的“大盘子”里,广州市科技局统筹的2021年科技创新发展专项资金达43.4亿元。
如何把创新资金用到刀刃上呢?广州市科技局进一步优化科技计划体系,构建了分类有序的市财政科技经费“3+3”资助方式,即3种前资助方式:竞争性前资助、协议类前资助、定向组织前资助;3种后补助资助方式:政策性后补助、创新大赛后补助、绩效评价后补助。
“新的资助方式,大幅减少了传统依赖专家同行评议的竞争性项目支持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拓展创新大赛后补助、绩效评价后补助等创新评价机制。”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孙翔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从今年起广州市将固定于每年3月15日、4月15日集中发布科技计划项目指南,评价机制也有所创新。”
科技政策精准“秒达”,“数据仓库”大幅减轻申报负担,引入互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等技术免去“跑腿盖章”、政策“免申即享”……广州市科技局建设的“广州科技大脑”通过数字化再造科技业务办理流程,让申报不再成为科研人员的负担。
实施经费使用管理“包干制”
记者了解到,广州首批集中发布的项目指南共3个,聚焦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补助和基础研究。
广州市生物医药产业创新补助主要通过后补助资助方式,对新药临床研究、医疗器械产品注册、机构认证、研发及临床试验4个类别的生物医药科技创新活动予以政策性补助,拟投入财政支持总额超过2亿元,单个事项最高补助可获得3000万元。该创新补助首次增设“视同市级科研项目立项”内容,为科研人员申报广州市各类人才政策等提供便利,免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
“2023年度基础研究计划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将全部面向35岁以下的博士青年科技人员,预计将支持不超过2000名青年博士在穗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孙翔表示,我们希望以源头创新能力和应用为导向,构建“人才培育、经费包干、市校联动、多元投入”为特色的广州基础研究领域创新治理机制。
该基础研究项目首创“五个一”联动式验收模式,即“一篇论文、一项专利、一个项目、一项奖励、一个职称”,只要符合以上5种情形之一且经费使用符合规定的,由组织单位审核后通过验收,可不组织技术专家评审。“大力支持、鼓励科研人员在自由探索中开展创新性、源头性研究的同时,充分彰显基础研究中结果导向的举措比过程导向的举措更为重要。”孙翔强调。
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则是为全国首创“市财政资金+自筹经费”的市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与3所高水平大学、11家高水平医院联合设立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市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2023年广州市财政将通过2270万元的投入引导,撬动在穗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医院投入1.82亿元开展基础研究,进一步加大全社会基础研究投入。该项目同样纳入全过程管理简政放权改革试点,由单位自主立项、管理、验收、经费使用“包干制”。
在暨南大学,市校(院)联合资助项目已有探索。“该项目在带动学校学科建设、促进人才培养、提高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暨南大学科技处朱星谕透露,学校计划在原有分类支持基础上新增一个原创探索计划培育项目,重点支持“从0到1”的原始创新。
标签:
据微软创新故事网站14日最新消息,微软Azure量子系统朝着创建拓扑量子位迈出了关键一步,其研究人员发现...
从普通快递到运送能救命的抗毒血清,无人机运输已经在短短的几年里,从一种新兴技术,变成了让很多人关...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14日报道,考古学家们在最新一期《欧洲考古学杂志》撰文指出,他们对一些大约60年前...
3月11日,水利部召开2022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座谈会,副部长魏山忠在会上全面总结2021年水利规划计划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