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初春时节,这里的冬小麦“收割”了!

  • 2022-02-24 21:51:53 来源:科技日报

李维轩 高晓华 科技日报记者 颉满斌

“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这个麦穗总共有39粒籽料。”2月23日上午,甘肃省平凉市农业科学院副研究员郑琪正在实验室里细数一株单穗冬小麦的颗粒。当天,经过大约105天的生长,由该院作物种植资源保护利用与创新育种实验室培育的冬小麦迎来了“收割季”。

一大早,郑琪就和他的冬小麦育种创新团队成员开始“收割”第一茬实验冬小麦。

“这一茬小麦是2021年11月初种植的,目前已经进入成熟期,今天可以收割了。”正在和同事们一起忙碌的郑琪说,“我们这里培育的冬小麦普遍个头比较矮,麦穗相比较大田里的也短一些,另外,叶子也比较少。像这一株冬小麦总共有5支单株,最长的单株47公分,麦穗4.8公分。”

农艺师丁志远一边细心考种贴标签,一边认真做记录。只见他小心翼翼地将一株冬小麦从育种盆里拔了出来,根系上带出了黑黑的泥土。 

郑丽萍 摄

“这株小麦的根系比较发达,长出了5支单株。”丁志远说,“利用实验室一年可以繁育4代,极大地缩短冬小麦的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

经过贴标签、量尺寸、做记录、揉麦穗、吹麦芒、数颗粒后,丁志远将“收割”的单穗30粒籽粒装进了袋子。随后,又一次次重复着“收割”育种盆里的其它小麦。

“这个麦穗的长度是4.3公分,总共有30粒籽粒。”丁志远随手拿出一粒籽粒说,“这一粒籽粒是从这株小麦上收割的,籽粒成熟很好,它的成熟度达到了我们的育种标准。”

平凉市农科院小麦育种创新团队自1952年开始研究陇东地区小麦育种工作,经过三代育种专家的不懈努力,到目前培育成功50个品种,亩产达到250公斤以上,较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亩产48公斤增产5倍以上。

标签:

推荐阅读

初春时节,这里的冬小麦“收割”了!

“一五、二五、三五、四五、五五、六五、七五,这个麦穗总共有39粒籽料。”2月23日上午,甘肃省平凉市农...

新机制出台 剑指“煤电顶牛”难题

2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该委近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天文教育办公室 中国中心落户北京天文馆

2022年新年伊始,北京天文馆与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天文教育办公室(OAE)签订三方协议,正式成立...

​抓“双碳”机遇 华为联手世纪华通加快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

2月24日,世纪华通旗下上海世纪珑腾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深圳签署《框架合作协议》,双...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或采用新型垂直起降回收方案

记者2月24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该集团一院院长王小军近日透露,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一子级或将...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