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 > 正文

全球观速讯丨穿越“石”空,让我们去了解地球

  • 2022-07-09 05:51:00 来源:科普时报

“我从哪里来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当然跟孙悟空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小时候,我们常会问这样的问题,妈妈也总是打趣地回答。但你知道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是怎么形成的吗?一块石头竟也能折射出地球的历史?

在“首都科学讲堂”的直播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翟明国说,当我们掀开地球历史的每一页,才得以窥见生命的传奇,探寻生命的意义……

地球运动孕育了生命?

从地球成为一个星球开始,慢慢演化到今天大约46亿年。最早发现地球是球体的是古希腊的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真正证实地球是圆的是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他领着船队经过了几年时间绕行地球,他的环球航行证实地球是圆的。

从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到共工怒触不周山,我国的神话传说中总少不了关于地球的传说。这些传说中,地球的结构就被认为是石头,故有“寰寰宇宙,一个石字了得”。

“地球就是石头地球,学名叫硅酸盐地球。地球是类地行星的一员,所以类地行星都代表的是石头的星球。”翟明国解释说,地球这个球体是有圈层的,地心至地表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圈层之间也不是静止的,而是相互运动的,有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我们常说的火山喷发,就说明圈层之间在运动。“比如鸡蛋也有‘圈层’,鸡蛋的圈层也不是僵死的:鸡的蛋黄可以孕育新生命,蛋清提供营养,直到小鸡破壳而出。”翟明国这样形容圈层的运动。

蓝色地球能否永存?

“地球是一个运动的星球,岩浆是它的血液,地震是它的脉搏,火山是它的呼吸,地热是它的体温,构造是它的骨架。”翟明国这样描绘生机勃勃的地球。

一直以来,人们都在摸索地球运动的规律,其中有一项是由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这个说法的发现着实有点天马行空,据说他在房间里抽着雪茄、喝着咖啡、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北南美洲的东海岸,它们的轮廓非常相似;如果从地图上把这两块大陆剪下来,可以拼接成一个大致吻合的整体。

当然,这个假说不仅受到世人耻笑,也受到科学家的批评。

“板块构造理论就像一个七巧板拼图。在2.5亿年以前,各个大洲基本上是连在一起的,后来逐渐分开了、漂开了,成了不同的大陆,就是现在的样子。”翟明国说,这是假说,还需要证实。不可否认的是,板块学说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最伟大的一项自然科学贡献。

地球从陆核到大陆、从无板块构造到有板块构造、从无氧到现在的有氧,将来还会怎么样?“混沌地球”是最初对地球的描述,后来逐渐有了分层,有了地核、地幔和地壳,又有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我们称之为蓝色地球。

蓝色地球会不会永存?

“它还会继续演化,最终成为一个未知的地球。”翟明国说。

地球会永远宜居吗?

未知只是我们现阶段还不清楚,作为有生命的地球,它的命运是什么?

“地球不是越来越热,而是越来越冷,地球的命运不是爆炸,而是僵死。”翟明国说,把地球放到宇宙、放到太阳系,就是研究地球命运的开始。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幸运的行星,具备“四个唯一”:唯一有宏观水和氧气的星球,供万物生长;唯一充分演化到现在状态的星球;唯一有生命、有林草树木的星球,同时也是目前唯一有高等动物的星球。

地球早期没有氧,那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氧?

翟明国解释说,目前人们认识到地球有两次大的氧化事件,一个是古元古代氧化事件,发生在大概到23.5亿-22亿年前;另一个是新元古代氧化事件,发生在7亿——6亿年前。这两次大氧化事件使地球上的氧发展到现在的水平。

“至于氧为什么会突然升高,有一个雪球假设论。7亿年前地球叫雪球地球,从赤道到两极都是冰雪覆盖,后来二氧化碳发生变化,冰融化导致了氧气的出现。”翟明国认为,这种灾变也为地球带来幸运,5亿多年前出现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逐步演化为现在地球的繁荣。

当然,更重要的是,氧气浓度的变化促进了动物进化,从微生物到高级生物,生命之花逐渐盛放。

“地球演化有其规律,地球内能的消耗规律则受到太阳系运动的影响。人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演化进程。地球本身也遵循着从不宜居到宜居、再到不宜居的演化模式。”翟明国说,人类要认识和遵循地球的客观规律,在这个基础上合理利用地球资源,并在人类的能力范围内保护地球环境。

标签: 板块构造 地球运动

推荐阅读

全球观速讯丨穿越“石”空,让我们去了解地球

“我从哪里来的?”“当然跟孙悟空一样,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小时候,我们常会问这样的问题,妈妈也...

天天时讯:胡海岚:破解情绪密码的女科学家

6月23日,胡海岚教授因在社会和情绪神经科学方面的重大发现获得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她开创性的研究...

环球滚动: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行业科普的探索者和实践者

气象科普馆(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供图)北京市气象探测中心(即北京市观象台,以下简称中心)坐落于北京...

每日快看:北京自然科学基金将支持基础学科研究和青年人才培养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年经费投入从2017年的2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4 6亿元,年均增长率近20%,17 1亿元的...

百事通!长江江豚“福久”产下幼豚“F9C22”

时而下潜水底、时而探出水面、时而畅游水中……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长江江豚幼豚“F9C...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