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赵成 李皙寅
编辑|李皙寅
每卖100辆,就有27辆新能源汽车,电动车正加速驶入寻常百姓家。如果被问到谁卖得好,大多数人会想到的是全球热销的现象级品牌特斯拉,以及长期积累全体系电动化关键技术的比亚迪,那么第三是谁?
【资料图】
7月4日,乘联会对外发布今年6月新能源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数据显示,比亚迪25.17万辆位居第一,特斯拉中国9.27万辆位居第二,广汽埃安4.50万辆位居第三。这已经是广汽埃安连续四个月单月销量突破4万辆。今年1月至6月广汽埃安累计销量209336辆,同比增长109%,是上半年累计交付量破20万的唯一中国新势力品牌。
▲ 制图:赵成 数据来源:乘联会
想稳住头部身位,考验车企的不仅是销量规模,更是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核心竞争力的多寡。这需要技术基础、品牌沉淀、资金储备,还需要更适合市场的组织架构,通过合理分配,保持组织的开创进取精神。
传统整车厂把旗下新能源业务拆分成“新造车”单独融资上市,这样的玩法并不新鲜,在上汽、长安、东风、广汽等均各有布局,广汽埃安是走得最快的一家。
“我们正按计划推进IPO,快则今年年底,慢则明年。”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表示。如若成型,广汽埃安有望成为科创板上市整车第一股。
▲图/IC
销量和上市不是广汽集团及广汽埃安的目标重点。从诞生之初,广汽埃安就承接整合集团的新能源技术,作为探索先锋的任务。广汽集团希望在这片试验田上,摸索出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巨变下,后续产业发展的未来,打造一个不同于传统整车厂的汽车科技公司。
围绕这一目标,广汽埃安的发展需要做一些取舍,当网约车支撑着销量,如何保持品牌不褪色?当推出多品牌,兼顾普及和高端市场时,如何迎战像特斯拉Model 3这样全球热销的现象级对手?如何实现品牌间的区隔和互相赋能整合?
汽车制造不是一场短跑,成为黑马不容易,但想成为千里马更难,广汽埃安还有很长的路要努力。
01 前世今生,从混改开始
广汽埃安的混改节奏很快、路线清晰。在这背后能够清晰地看出,广汽集团采用了整合资源、适度放权,加快孵化广汽埃安,以其为抓手推动集团应变新技术浪潮。
▲图/IC
传统汽车厂大多有压箱底的新能源汽车技术,只不过大多散落在集团研发中心,或者各子公司、品牌的研发团队中,不同体系的技术很难做到彼此适配,更难以实现产学研的落地。“我们那时候是捧着金饭碗要饭,”一位大型集团的战规部人士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如是说。
为了应对这样的问题,2015年12月,广汽乘用车正式成立新能源分公司,将原本分散在各处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成体系地聚集在一起。
2017年7月,广汽乘用车新能源分公司正式独立,与广汽乘用车并列,成为广汽集团子公司。当时广汽新能源主打的车型是GS4的混合动力版、GE3的混合动力版以及GE3的纯电动版,几乎都是在广汽传祺车型的基础上研发生产的,无论是产品力还是市场占有率,相比已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热销的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优势并不显著。
转机发生在2019年4月,广汽新能源发布AION系列首款车型AION S,前卫的造型以及在当时显得新奇的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让其一经发布就备受关注;半年后,广汽新能源又发布了国内首款L3级自动驾驶的量产车型AION LX。
▲图注:埃安AION S PLUS 图/IC
2020年11月,广汽埃安宣布脱离广汽乘用车,成为独立品牌,并更名为“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这为后续的混改上市奠定基础。伴随品牌独立,在打造智能电动汽车这条路上,所需要的消耗的资源极多,融资便成为埃安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个好汉三个帮。2021年8月,广汽埃安开始了混改,先是将集团内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相关研发人员、无形资产和固定资产进行重组,打包装入广汽埃安;接下来则是以非公开协议增资的方式,对数百名骨干员工实施股权激励,同时引入中国诚通等3家战略投资者。
融资不是简单找钱,而是与合作伙伴结成命运共同体,成就一番事业。为了留住人才,广汽埃安通过长效激励机制,谋求员工与企业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就曾公开透露,“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投了2000万元,把房子都抵押了。”
▲图/IC
在广汽集团总经理冯兴亚看来,政策引领、资本拉动、创新驱动、科技和人才支撑等是埃安混改的四大特点。其中,资本和人才是混改的关键所在。冯兴亚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工资低了留不住人,工资高了成本太高,要让骨干员工工作成果挂钩企业发展,享受发展红利,才能实现双赢。
2022年10月,广汽埃安再次实施增资扩股,总额超过180亿元,注册资本金也由此前的64亿元增至78亿元。此轮融资引入了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支持者和产业协同投资者,赣锋锂业、寒锐钴业、中芯聚源、粤芯半导体等一众新能源汽车的上下游企业均在投资者之列。
如上所述,广汽埃安诞生之初,就是为了整合集团分散新能源技术,这一点至今未变。今年6月,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广汽埃安以经评估备案的价格购买广汽乘用车有限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总装相关资产等,交易对价约为2.06亿元人民币。有分析指出,增加固定资产,有助于上市公司获得更多市值。
“IPO我们还是按计划在推进,最快会在今年年底,差一点最多也是明年。”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古惠南向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说到。若此成行,广汽埃安有望成为科创板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02 造势“车圈BAT”,背后的埃安野心
行业中人喜欢按销量给车企阵容起外号,比如BBA是奔驰、宝马、奥迪,“蔚小理”是蔚来、小鹏、理想,当广汽埃安销量追赶上来后,其先后得到了“埃小蔚”到“BAT”两个称呼,前者说的是广汽埃安、小鹏、蔚来,后者说的是比亚迪、广汽埃安、特斯拉。销量追上来了,但领导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希望广汽埃安做好广汽集团转型的抓手,塑造汽车科技公司的品牌形象。
▲图/IC
广汽集团希望广汽埃安能挑起集团转型和寻路未来的大梁,在造车新势力中争当龙头,从销量来看埃安的确在“搅局”新能源汽车市场。
今年前六个月,埃安累计销量达20.93万辆,同比增长109%;6月份当月销量为4.5万辆,同比增长86.7%,连续四个月销破4万辆。
从销量可看出,除比亚迪蝉联销冠外,新能源车企排名已大洗牌,曾经的造车三剑客“蔚小理”被吉利、广汽埃安等后起之秀压制。在冯兴亚看来,埃安混改的目标是向造车新势力发起挑战,将新能源市场上“蔚小理”的格局改成“埃小蔚”。
很多人觉得汽车和科创、科技没什么关系,其实现在机械对汽车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小,重心在于科技水平,汽车核心竞争力变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广汽的发展靠科创。谈及为什么执着于让广汽埃安登陆科创板,冯兴亚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如是说。
▲图/IC
在这背后,是一种认知与现实差异的迷思——提到汽车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大众的第一反应早已是小鹏、蔚来、理想等新造车企业,传统车企销量不错,但消费者感受不深。
广汽埃安很特别,不但没有传统车企的保守与稳重,有时候比造车新势力更激进。这一特性体现在了埃安的产品上。2019年4月,广汽埃安发布的第一款车AION S续航为509公里,这在续航普遍400公里的2019年是极为领先的数据,其具备的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同样在传统车企中领先半筹。
紧接着,埃安又发布了旗下第二款量产车型AION LX,是全国第一款自动驾驶水平可达L3级的智能汽车,其对先进科技的激进程度已经超过了一众造车新势力。
▲图注:埃安AION LX PLUS 图/IC
时至今日,L3级别自动驾驶仍处于“技术可实现,法规不允许”的尴尬状态,且随着相应认证法规的完善,车企在完成新规认证前,不得称实现L3级别自动驾驶,具备L3级别功能的车型只能被迫成为“L2++级”,由此可见2019年的L3级自动驾驶有多激进。
率先实现L3并非埃安技术领先,对于自动驾驶,罗兰贝格高级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汽车行业中心负责人郑赟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技术已经不是自动驾驶的桎梏,法规和成本才是更大的难点。”
埃安对新技术的接受尺度之大,可见一斑,它一贯乐于塑造汽车科技公司的企业形象。
▲图/IC
“当前被行业忽视的硬件实力,正是广汽埃安的优势之一。”古惠南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广汽研究院的ICV+EV(智能化+电动化)技术,打下了扎实的硬件基础,能否抓住后续的产品高速发展期,就看我们自己了。
在车企喜欢强调“全栈自研”的当下,古惠南显得更为务实,他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广汽埃安坚持是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双向布局,电池、电机电控自己研发,底盘制动、自动驾驶等源自广汽研究院,一些智能网联技术则和外部公司合作协同。
埃安的核心技术包括已迭代至4.0版的ADiGo(智驾互联)生态系统、针刺不起火的弹匣电池,以及可实现1000公里超长续航并已搭载在AION LX Plus的海绵硅负极片电池等。
目前,广汽埃安在售车型包括AION S、AION S Plus、AION Y、AION LX Plus、AION V Plus五款。2019年—2022年,广汽埃安销量分别为4.2万辆、6万辆、12.4万辆和27.1万辆,可谓直线攀升。进入2023年,伴随着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全面退出,行业洗牌加剧,新的市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今年4月国内市场的纯电动车厂商销量排行榜中,前三名分别是比亚迪汽车(193902辆)、广汽埃安(41012辆)、特斯拉中国(39956辆)。如果以首字母排列,便形成了新时代的“BAT”。
03 “越卖越亏”怪圈仍在,中高端发力不易
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近九成来自埃安。广汽集团公告显示,1月至6月,广汽集团累计销售新车116.3万辆,同比增长1.1%,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3.6万辆,同比增长108.5%;广汽埃安同期累计销量为20.93万辆,占广汽集团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的88.7%。
▲图/IC
埃安能够取得今天的销量成绩,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约车的贡献。据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埃安AION S系列销量25233辆,AION Y 销量19306辆,仅这两款车型的月销量就占据了埃安整体销量的九成以上,而这两款车型的售价主要集中在14万元到20万元之间,主打中低端市场。
早年间,广汽埃安的发展全靠出行市场的支撑。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2020—2021年上半年,AionS在出行市场的销量占比约为60%-70%。不过,2021年7月后,AionS非营运车辆占比快速提升,截至2021年下半年,销售的Aion S非营运车辆占比由27%提升至54%。
▲图/IC
是否投入做出行市场,这一点让车企很纠结。毕竟在目前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语境中,做网约车、出租车太多,会影响品牌的形象,进而影响个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过,如果放眼全球汽车行业,做得最好的两个品牌就是丰田和大众,而它们也恰恰是全球出租车市场中市场份额最高的两个品牌。
“埃安是绝对不会放弃网约车市场和B端市场的,如果有些对手想靠攻击一下我们,就希望我们能把这个市场让出来,不好意思,他想多了!”在广汽埃安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勇告诉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所有客户都是埃安的客户,并不会区分网约车用户还是普通用户。
伴随着销量的持续攀升,广汽埃安的亏损却在不断扩大。2019年至2021年,广汽埃安的营收分别为52.34亿元、76.1亿元、172.65亿元,净亏损分别为6.21亿元、6.88亿元、13.89亿元。2022年营收387.03亿元,仍处于亏损状态。
▲图/IC
一时的亏损可以算是抢夺市场的战略,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止损规划和时间表。凭借销量成为行业“黑马”后,如果想变成“千里马”,需要可持续地盈利能力。埃安显然也发现了自己陷入了“越卖越亏”的怪圈,开始向中高端市场发力。
2022年9月,广汽埃安正式发布了全新高端品牌Hyper昊铂,并同时推出了该品牌的首款车型。其两个版本,售价分别为128万元和168万元。有分析人士称,超百万的售价,说明埃安急迫地想摆脱低端网约车的“标签”,其象征意义远大于市场意义。
一番预热之后,2023年7月3日,广汽埃安昊铂另外一款车型Hyper GT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21.99万至33.99万元。从配置和售价上看,其潜在竞争对手包括特斯拉Model 3以及小鹏P7,剑指中高端市场。据了解,昊铂作为广汽埃安旗下的高端豪华品牌,就像雷克萨斯之于丰田,保时捷之于大众。自此,广汽埃安手握两个品牌,埃安主打性价比和大众化,贡献销量;昊铂主打智能化和高端化,贡献利润。
▲图/IC
“昊铂要追求的是极致的性能与豪华。我们希望把它打造成中国电动界的保时捷,要打造极致的性能,保时捷的特点就是运动。”古惠南表示。
品牌的高端化不是拍脑袋,它是客户感知和积累的过程。换句话说,你说的东西别人相信、认可,能够建立信赖,那你的品牌就树立起来了,高端化可能就此真正落地。
这个价格区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其中特斯拉Model 3是绝对的现象级车型。对此,肖勇认为,广汽埃安会借助制造、成本控制和对中国客户需求的把控力,谋求成为Model 3不容忽视的对手。
古惠南对财经汽车(ID:caijingqiche)举了个例子,通过工艺和技术概念,工厂产能从20万/年提升到了25万/年,在此期间没增加一个工人,同样产量制造成本却下降25%。
(实习生邓霞对此文亦有贡献)
标签:
脱胎于国企混改的广汽埃安,到了新能源车头部位置,但汽车制造不是一场
三星SDI预计将斥资5000亿韩元(约合27 83亿元人民币)进行扩建,新增两
根据相关专业人士的预测,特斯拉Model2预计最快将于今年三季度在上海工
国内不少卖车的特斯拉车主表示,他们买新车时数万元购买的FSD,在卖二
如果您确实想要酷炫,那就剪刀门,否则还是普通车门比较实用,看您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