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焦点短讯!这个假期,为什么全国的辣条都“变味”了?

  • 2022-10-02 08:48:37 来源:凤凰网

资料图:市民参与吃辣条大赛 摄影 /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学校门口曾经五毛钱一袋的辣条是许多人的回忆,咸辣鲜香,越嚼越香。

但高油、高盐、多添加剂的辣条,食品安全问题频出,也被贴上了“垃圾食品”的标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辣条作为土生土长的“草根”食品,这会能撕掉“垃圾食品”的标签吗?

这个假期,你吃到的辣条可能味道不太一样了!

10月1日,《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正式实施。在新标准的规范下,调味面制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品种数量减少了7成以上,盐含量下降17.7%,油含量下降10%。

“减盐降脂”后的辣条口味会变吗?辣条算是健康食品了吗?

为啥要给辣条定标准?

《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对调味面制品作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添加食品辅料和食品添加剂,经配料、挤压熟化、成型、调味、包装而成的即食型方便食品,俗称“辣条”。

辣条作为一种土生土长的小零食,单独出台行业标准是否有必要?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孟素荷今年7月公布的数据,辣条相关企业数量从10年前的4000余家减少至150余家,产值反而从50亿元增长到500亿元。

这两组数据的变化,显示出标准建设对行业引领的重要性。“行业标准的发布提升了企业进入的门槛。”

“在行业标准出台前,辣条这类食品的生产主要遵循糕点类或膨化食品类行业标准。如果食品定位不同,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就会有区别,这就会造成一些监管上的问题。”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总工程师李宇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采访时表示,“《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的出台有利于监管的统一”。

注册营养师钱程看来,任何标准的出台都是为了规范市场,此前不同厂家依照的标准不同,如果统一了标准,生产厂商可以规避可能的法规风险,监管部门抽查起来也会更方便。

“当消费者在吃东西时,能非常明确和清楚地知道,所吃的东西中添加剂的含量是多少,是否符合标准。” 钱程说。

减盐减油能否不减味?

按照新规“减盐降脂”后,辣条口味是否会发生变化?

“任何食品只要减盐、减油后风味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钱程说:“如果把辣条的盐降低了,它的咸度肯定会随之降低,经常吃辣条的人会觉得不够味。要想达到减盐不减味,就要在食品研发等技术层面做一些调整。”

他介绍,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方案,比如采用有氧酵母抽提物或其他一些增鲜的成分,使鲜味和咸味起到协同增效的功能。“这样即使降低了盐的含量,也能让它风味不减。”

“在辣条要求‘减盐降脂’后,相信越来越多厂商在生产时会更关注消费者的健康。”钱程说,“生产低脂、低盐的小零食不但是顺应时代发展,也是给消费者更多选择。”

以后辣条可以放开吃?

“太辣、太油,吃多了不健康。”这是不少人对辣条的第一印象。

近年来,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中国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减少高钠饮食,已被纳入公共卫生策略。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食盐不超过5g,烹调油25-30g。

高油、高盐的辣条,在行业标准规范下,能否撕下“垃圾食品”的标签,跻身健康食品?

对此李宇表示,这还要参照标准中对成分指标的具体规定。

在《调味面制品》行业标准的理化指标方面,脂肪超出的限定是小于或等于27,氯化物小于或等于4%。李宇称:“这就意味着100g辣条里超过四分之一都是油,盐至少有6.6g。依然是油、盐含量相当高的食品。”

“再健康的零食也需要适宜的摄入量。”钱程说:“对于辣条这种调味面制品,能降低的油、盐的含量也是有限度的。如果真的把油、盐含量降得很低,那可能原有的风味就没了,整个制作过程也会发生很大改变,那时这种产品和我们目前所熟知的辣条可能相差甚远。”

谈及所谓的“垃圾食品”,钱程认为这只是一个通俗的名称,并不是营养学上的学术概念。“很难说某种食品就是垃圾食品或健康食品,也要讲究食物间合理搭配。”

钱程提醒,虽然辣条中油、盐含量较之前有所减少,但依然应适量食用。

标签: 行业标准 垃圾食品 调味面制品

推荐阅读

焦点快播:国际空间站迎来首位女指挥官 联盟号宇航员已返回地球

“联盟MS-22”飞船于9月22日与国际空间站完成对接。

全球热消息:熬夜的时候,如果你的器官都在一个群里会聊什么?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全球睡眠障碍率达27%。

焦点精选!NASA阿尔忒弥斯1号登月火箭遭遇飓风后状态良好

阿耳忒弥斯1号标志着NASA巨型运载火箭SLS的首次发射。

百事通!新研究:比特币对气候的损害程度相当于牛肉生产

加密货币开采在一年内排放了约2740万吨二氧化碳。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