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刘学州的死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又一个年轻的生命陨落,令人唏嘘。
而翻看他的微博,我们发现关注里唯一的个人账号是前段时间另一个自杀的年轻人——鹿道森。刘此前点赞了鹿道森的自杀微博。
两人在自述中存在诸多相似经历。比如年少时都曾经历过校园霸凌,都留下了长文遗书,甚至连自杀方式也很相似。
而不少网友对当事人的祭奠,也多少存在对自杀过度美化的情况。比如:“他去了再也没有网暴的天堂”……
一个人自杀的理由往往不是单一的,但这些现象的组合,似乎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它让我们想到社会学家菲利普斯曾提出一个理论叫做“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即在媒体报道个体自杀新闻后(尤其是娱乐明星的自杀),会导致人们对自杀行为的模仿,从而增加自杀行为。
自杀也是可以“传染”的吗?那我们又该如何谈论自杀?我们来看看。
一、自杀也是会传染的:什么是“维特效应”?
“维特效应”最早可以追溯到 1774 年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失恋而自杀的故事,该书出版后在欧洲引发了一股自杀浪潮。
已有研究人员指出与本书出版有关的自杀人数达到两位数(W. Ziegler,2002)。1778 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汀的女生于在德国的伊尔姆河中溺水身亡。据报道,她随身携带了一本维特。
而“维特效应”正式提出来自美国社会学家 David P. Phillips,早在 1974 年,Phillips就发现了这个现象。他将这种自杀的“传染”和“模仿”称之为“维特效应”(Werther Effect)。
一般来说,这些因素更容易引发“维特效应”:
1. 名人和榜样
这不难理解,由于受到更强烈的关注,名人的自杀更容易引发“维特效应”。
自杀事件越突出,模仿者的数量就越多。在 David P. Phillips 的调查中,最大的自杀浪潮是由玛丽莲梦露的死亡报道引发的(尽管关于她的死因有不同的理论)。
2. 条件相似的人
除了名人之外,David P. Phillips 的调查中还发现,人们更容易模仿那些条件相似的自杀者,比如女性自杀者更容易影响女性,青少年自杀者更容易影响青少年。
除此之外,关系更密切的人也更容易互相影响。首尔国立大学教授、精神病方面的专家 Yoon Dae-hyun 经过研究指出:“一起自杀事件平均能影响 6 个人,包括自杀者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在内”。
3. 有时候,自杀的地点和方法也在自杀中发挥作用
美国的金门大桥被认为是自杀的旅游目的地。
2009 年,在报道德国著名运动员罗伯特·恩客因抑郁症卧轨自杀后,火车上的自杀任务人数增加了。还有研究指出(Christoph Cadenbach,2010):你甚至不必认同这个人就可以模仿他的行为,只要媒体报道中确定自杀的方法或位置就足够了。
二、为什么人们会模仿他人的自杀行为?
1. 抑郁情绪的调节机制
虽然我们说自杀传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绝不是自杀意图产生的源泉,它只是推动自杀意图最终向自杀行为转换的“催化剂”。
只有原本就有高抑郁情绪的个体才具有对媒体报道他人自杀的易感性,这些个体表现出对自杀行为更高的接受度和更积极的评价。
2. 身份认同
根据心理学的社会认同原理,人们有将自己归属于某一群体的社会动机,当人们感知到和自身相似的个体或群体时,会激发自身的身份认同感。
鲁迅说“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每个人于人世间摇摇晃晃,各自的隐晦与皎洁大抵是周遭旁人难以理解的。而当深陷泥潭的人在偌大的社交网络中,发现了自杀者似乎是世间的另一个自己。
两人过往的阴翳在这一刻交融,强烈的身份认同感也许让这个人感到自己不再孤独,遥远的自杀转变为了一种非常真实的东西,让人们认为似乎可以遵循这个剧本来“处理”痛苦。
3. 媒体的渲染和宣传,增加认知可得性
如同人们误认为坐飞机比火车更危险一样,媒体对自杀的报道增多,会强化自杀相关信息的认知可得性。让大众产生认知偏差,将自杀行为正常化,成为应对困难的可接受方式。媒体对自杀详细的报道,无意间也为有自杀意图的人提供了潜在可行的自杀方法。
更有甚者,有些媒体会将死亡有时会以一种美好而浪漫的方式被呈现,甚至带有壮丽的英雄主义色彩——一些更容易受到伤害的个体(例如,抑郁症患者、曾经有过自杀行为的人),可能会产生一种依恋,鼓励他们会表现出自杀的行为特征。
Netflix 上曾经有一个传播广泛的视频,内容关于一个德国高中女生的 13 个自杀原因,心理健康专家担心会引发新的自杀浪潮:“危险的是对自杀的详细描述及其原因的简化,人们会在互联网上观看视频来学习新的行为形式,学习如何化妆、弹吉他或系领带结,自杀行为也是同理。”
▷ 该视频根据《Thirteen Reasons Why》一书改编
三、如何面对(谈论)自杀?
1.改变谈论和报道自杀的方式
对于自杀事件不是要闭口不谈,而是改变谈论或报道的方式,适当的、一定数量的自杀报道甚至可以防止它们发生,这被称为“帕帕吉诺效应”,与维特效应形成了鲜明对比。其中帕帕吉诺是来自莫扎特魔笛中的一个角色,在他人的帮助下克服了最初的自杀念头。
WHO 曾经发布了 《自杀预防:对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引》,为我们谈论和报道自杀事件提供了一些建议:
▨ 不要刊登自杀者照片或遗书
▨ 不要详细描述自杀的方式
▨ 不要简化自杀的原因
▨ 不要美化或感性化自杀行为
▨ 不要强调轻生者的个人特质、背景或宗教
▨ 不要借报道责备任何人
而对于个人来说,当我们在社交平台谈论自杀事件的时候,也可以参考媒体报道的准则。
2. 如果你身边有人自杀,不同的阶段的人要寻找不同的专业机构
▨ 只是有自杀念头的人
其实很多人都曾经、或者正在有自杀的想法,建议他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可以去医院的抑郁门诊,也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 有自杀计划的人
请务必联系学校、工作单位、家人 24 小时看护。寻找专业的心理帮助,医院或者专业的心理咨询师。
▨ 已经在自杀边缘(开始实施计划)
联系家人(家人是最有可能知道线索的人)、联系公安局或者医院。请专门做危机干预的人来做干预。再日后进行转诊和心理帮助。
以上是在面对自杀危机情况下的基本原则。
我们永远无法了解在他的世界里面究竟体验过什么。保护当事人的隐私,不做过多猜测和评价,这是我们能做的,也是对逝者最大的善意。
自杀也是可以“传染”的吗?那我们又该如何谈论自杀?
入局NFT,或许能在未来丰富用户之间的交互方式。
这一问题成为了萨尔瓦多从IMF获得贷款面临的一个主要障碍。
春节期间,西安卫星测控中心将继续实行24小时全天候值班管理模式。
这一举措是对Meta等公司开展区块链新发展业务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