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我科学家研发具有双重抗凝血效应的小口径人工血管

  • 2023-08-29 19:58:24 来源:科技日报


(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陆成宽 孙明源

2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具有抗凝血和抗血小板双重效应的小口径人工血管。该小口径人工血管不仅可以预防急性血栓的发生,还能够促进内皮细胞的黏附和增殖,促进组织再生。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

血管移植是治疗严重心血管疾病的最有效方法,但由于患者往往具有基础疾病,在血管移植中可供移植的自体血管十分稀少,因此,人工血管需求量巨大。“目前,以涤纶、聚氨酯、聚四氟乙烯为代表的商用大口径人工血管已广泛运用于主动脉置换,且远期通畅效果良好。”但论文共同通讯作者、中国科学院理化所副研究员李雷说,将这些材料应用于直径小于6毫米的小口径血管时,经常会因发生急性血栓而导致移植失败。

“小口径人工血管发生急性血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小口径血管内血流速度慢,灌注压低,导致血液与材料表面接触时间长,易发生凝血反应;二是血管材料与天然血管间的顺应性不匹配,导致移植血管与天然血管吻合口处的血流速度变化大,进而引起血小板堆积。”论文共同通讯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主任医师杨秀滨解释。

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常被用作移植物修饰的功能分子。不幸的是,肝素不能直接抵抗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因此,研究人员将肝素与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复合,并将该复合物接枝到聚己内酯/聚氨酯复合管表面,从而制备新型小口径人工血管。

此后,研究人员又对新型小口径人工血管开展了兔颈动脉植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小口径人工血管能有效防止植入后发生急性血栓,一个月内能保持完全通畅。更重要的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移植物吻合口处无红细胞团堆积和血栓形成,血管腔内无狭窄和堵塞,内膜层逐渐再生。

杨秀滨表示,这项研究研发了一种具有双重抗凝血效应的小口径人工血管,为功能化人工血管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

标签:

推荐阅读

我科学家研发具有双重抗凝血效应的小口径人工血管

29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研发出一种具

成渝中线高铁四川段主体工程进入全面施工阶段

记者29日获悉,日前成渝中线高铁建设迎来新进展——中铁二局承建的成渝

江西上饶信州区:多措并举引育数字经济人才

近年来,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不断创新人才引进举措,打好人才战略“资源

首套高铁信号系统机房线缆智能焊线机器人研制成功

记者从中国铁建获悉,近日,中国铁建电气化局与浙江大学台州研究院,针

中车长客与巴西里约州政府签订地铁三号线DLS合作意向书

当地时间8月24日,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与巴西里约州政府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