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我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量子导引的非马尔可夫动力学演化

  • 2023-05-22 19:00:01 来源:科技日报


(资料图片)

科技日报记者 吴长锋

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许金时、孙凯等人实验研究了量子导引在开放系统中的动力学演化,验证了非马尔科夫记忆效应在恢复量子导引过程中的作用。该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上。

量子导引是介于量子纠缠和贝尔非局域性之间的一种量子非局域关联,描述了一方的局域测量影响另一方量子态的现象。其特有的方向性允许存在单向量子导引,即一方可以成功地导引另一方,反之却不行。目前大多数量子导引的研究都是在封闭量子体系下进行的,而实际情形中,量子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可避免的,并且这种相互作用通常会使得系统的信息逐渐向环境耗散。然而,在非马尔可夫环境中,其记忆效应会使得已耗散的信息从环境回流到量子系统中,具体回流的能力由环境的非马尔可夫度进行刻画,更高的非马尔可夫度意味着更强的信息回流能力。

中国科大供图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研究组实验制备了两种不同非马尔可夫度的环境,首先研究了量子导引在耗散环境中的动力学演化,通过调节在耗散环境中的演化时间实现了多测量方向下系统状态从最初的双向导引到单向导引,以及不可导引的耗散过程。研究组进一步实现了在较高非马尔可夫度环境中的量子导引恢复,验证了越高非马尔可夫度的环境对应的记忆效应越强,对量子导引的恢复能力也越强。另外,研究组还通过观测到可导引量子态逐渐演化为具有纠缠但不可导引的量子态,证实了量子纠缠和量子导引之间的层级关系。

这一研究成果展示了非马尔科夫记忆效应对于开放系统中量子导引动力学演化的影响,加深了对量子导引方向性的理解,也为其在开放量子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标签:

推荐阅读

我科学家首次观测到量子导引的非马尔可夫动力学演化

记者22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郭光灿院士团队李传锋、许金时、孙凯等人实验研究了量子导引在开放系

《青海植物名录(2022版)》正式出版

5月22日是第23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日,青海省林草局召开青海植物名录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青海植

观焦点:重庆市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活动举行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重庆市2023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科普活动在重庆自然资源科普馆举行。活动聚焦宣

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正式实施-全球最新

记者5月22日从安徽省气象局获悉,经过8个多月的准备工作,第二次淮河流域大气科学试验的各项外场观测试验于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丨犀鸟:我可不是全吃素

犀鸟是热带雨林的旗舰物种,众所周知,我国总共有5种犀鸟,它们分别是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冠斑犀鸟、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