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焦点信息:当我们谈论新增专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 2023-04-21 22:15:28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盖伦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最受人关注的,还是一批新增专业——此次新增了地球系统科学、生物统计学、未来机器人、安全生产监管、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医工学、乡村治理、家庭教育、无障碍管理等21种新专业,并正式纳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资料图片)

这些新增专业,基本都是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相关专业。相关新闻下,不少网友为新增专业“点赞”。他们表示,像孤独症儿童教育、家庭教育等都是当前急需专业,值得一学。

但也有人表示,很多新专业是“昙花一现”。当初热闹上马,过了几年后又黯然收场;有些专业考公、考研时认可度低,比不上老牌专业。

其实,就在教育部公布今年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之前,教育部等五部门也出台了一则重磅文件——《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改革方案》)。

专业的优化调整,与培养人才、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紧密相关。

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负责人指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工作深入推进,目前全国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布点总数6.6万个,较2012年新增1.7万个、撤销和停招了近1万个专业点,每年调整幅度将近5%,专业动态调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推进了一场数量足够多、力度足够大、频度足够高的专业结构改革。

学科专业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平台,是开展有组织培养、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的四梁八柱。该负责人表示,《改革方案》坚持问题导向,引导高校分类发展、特色发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并提出了三条原则。

一是服务国家发展,强调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建好建强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急需的学科专业。二是突出优势特色,强调以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为引领,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做强优势学科专业,做优特色学科专业,形成一大批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和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体系。三是强化协同联动,强调教育系统与行业部门协同联动,实现学科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相互匹配、相互促进。

实际上,今年的调整也恰能体现这些原则。

陕西科技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武建鑫表示,我国高校学科专业的供给侧改革需重点关注两个方面:强化基础学科领域的供给侧改革助力相关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推进交叉学科建设,助力复合型人才自主培养。此次专业调整,就首次在工学门类下增设交叉工程专业类。

重点在于形成科学合理的专业调整机制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舆论常会关注每年新增或者撤销了什么专业,但其实提到学科专业改革,更多涉及的是学校的办学自主权问题。

调整专业时,学校应听取教授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专业意见,而不能由行政力量拍板。如果仅仅认为社会需要某一专业,就开设某个专业,可能是盲目跟风,导致这一专业无法办出质量和特色,过不了几年又会撤销和撤并。

推进学科专业的优化调整,要避免出现新的“一哄而上”。熊丙奇指出,近年来,很多高校撤销的专业,大多是前几年的所谓“热门”专业。之所以出现这一问题,是因为高校未形成明确的办学定位,未结合学校自身特色、办学条件、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进行充分论证。“新专业从整体上看,顺应了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需求。但具体到高校来说,它的新增专业是否符合自身定位,能否办出质量,办出特色,是要认真省思的。”

熊丙奇认为,优化学科专业设置,重点不在于最后究竟要开设或者撤销什么样的学科或专业,而是要形成科学合理调整学科专业的机制,所以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此次出台的《改革方案》也指出,完善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工作,必须统筹结构和质量,从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举措等方面推进创新。

标签:

推荐阅读

焦点信息:当我们谈论新增专业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最受人关注的,还是一批新增专业——...

焦点播报:《“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公布 中医药古籍保护继续加强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4月19日,国家中医药局、中央宣传部、教育...

当前看点!最新展望:未来10年我国粮食播种面积年均增长0.3%

4月20日,2023中国农业展望大会在京召开。本届大会以“加强农业监测预警保供强农促增收”为主题,发布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拟立法支持长期性青藏科考

4月21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臧铁伟介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次...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