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电力脱碳势在必行、电动汽车“遍地开花”,英押注五大领域力促净零排放|科技创新世界潮

  • 2023-04-13 06:02:54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英国政府近日公布了《碳预算交付计划》,描述了该国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放的政策和细节,包括电力脱碳和大规模部署热泵等。

英国东德文郡一个农场上的太阳能电池板。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据英国政府估计,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到2037年,这些举措预计能实现所需减排量的40%。不过,也有专家表示担心,计划中的很多政策以及数据可能只是政府的一厢情愿。

电力脱碳大趋势

英国计划在2035年前,通过启用新核电站、大量部署海上风能、氢能、太阳能,以及广泛采用碳捕获技术来实现电力脱碳。

计划指出,如果一切按预计开展,从现在到2027年,英国每年将减排27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28年至2032年,每年将减排67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2033年至2037年,每年减排112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吉姆·沃森指出,在英国政府下的所有大“赌注”中,这一“赌注”可能最安全。但他表示,计划仍然存在风险,比如新型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还存在不确定性,在研究人员开始建造这些核反应堆前,它们何时建成以及成本是多少还是未知数。

捕碳储碳是核心

捕获和储存碳的技术是英国政府《碳预算交付计划》的核心。除了这个在10年内建立碳捕获和储存“集群”的计划外,政府还希望为这些温室气体去除技术培育一个商业市场。

据估计,温室气体去除行业的碳减排量将从2023年至2027年的每年5.4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跃升至2033年至2037年的每年23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但英国爱丁堡大学的斯特尔特·黑兹尔丁表示,温室气体去除仍然是一个新兴行业,主要由初创企业主导。他估计,该行业可能需要10年时间才能大幅扩大规模。他同时警告称,政府的部署预测“完全是推测性的”。

钢铁脱碳非易事

钢铁行业约占英国工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4%。英国政府预计,通过对炼钢过程进行电气化、使用回收钢铁并引入氢动力炼铁,到2037年,英国钢铁行业每年的碳排放量可减少103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但实现如此巨大的产业转型并非易事。2022年5月,英国议会的一份报告指出,英国“尚未大规模试点任何新的‘绿色’炼钢技术,也没有制定任何具体的政策框架”。

部署热泵是选项

英国家庭供暖领域的碳排放量约占该国总碳排放量的14%。家庭供暖脱碳大致有两种选择:将天然气管网转换为使用氢气;或者关闭燃气锅炉,像热泵一样进行低碳供暖。

在目前这个“高度电气化”的环境下,几乎没有家庭用氢供暖。英国气候变化委员会主张迅速增加热泵的部署数量:目前(2021年)每年部署约55000台,到2035年要增加到190万台。《碳预算交付计划》的测算显示,到2037年,这一方案每年将减排154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但专家表示,目前的政策不足以大幅增加部署。政府需要做更多工作来激励家庭购买热泵,使这项技术的运行成本降低,并禁止采用新的燃气锅炉。

加快转向电动车

到2030年禁止销售新型汽油和柴油汽车的禁令即将出台,英国政府希望借此加快人们转向电动汽车的步伐。《碳预算交付计划》规定,从2024年开始,零排放汽车在制造商新车销量中所占比例(22%)每年都应增加,预计到2037年,这将每年减排1600万吨二氧化碳当量。

为实现这一点,英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英国各地设置30万个电动汽车充电点,但1月份公布的数据表明,要实现这一目标,每月安装量需要增加288%。

标签:

推荐阅读

电力脱碳势在必行、电动汽车“遍地开花”,英押注五大领域力促净零排放|科技创新世界潮

据英国《新科学家》网站报道,英国政府近日公布了《碳预算交付计划》,描述了该国到2050年实现净零碳排...

环球时讯:总编辑圈点|地球之水起源有新说,或归因于岩浆海洋与分子氢的相互作用

人类星球上的水可能源自富含氢气的大气层与行星胚胎岩浆海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一来自美国卡内基科学学...

世界新动态:频率超百吉赫的机电谐振器问世,有望显著促进无线通信等领域发展

美国耶鲁大学科学家展示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作频率超过100吉赫兹的机电谐振器,有望显著促进无线通信和机械...

80年探索成果——仿北极熊皮毛给点儿光就发热

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工程师发明了一种面料,使用室内照明即可保暖。这一技术是80年来以北极熊...

石墨烯呈现创纪录高磁阻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报告了在环境条件下石墨烯中出现的创纪...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