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焦点短讯!血液内科专家王孟学:捐献遗体,把自己永远留在哈医大

  • 2022-08-30 19:03:16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李丽云 通讯员 田为 方若冰

“王孟学老师的一生,是践行医者初心、爱党敬业、无私奉献的一生,是广大医生的楷模。他兢兢业业,对患者高度负责,挽救了许许多多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他诲人不倦,用扎实、精良的医术激励年轻一辈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他心怀大爱,将所有的一切都奉献给医学事业,永远诠释着哈医大人的红色精神。他的精神必将在哈医大二院人的砥砺奋斗中,被铭记传承。”哈医大二院党委书记王永晨追思纪念王孟学教授时说。 


(资料图片)

8月2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专家王孟学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3岁。遵照王孟学教授遗愿,8月24日,他的遗体捐献给哈尔滨医科大学解剖教研室用于医学研究,把自己永远留在哈医大。

王孟学教授1930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50年进入兴山中国医科大学,1950年并入哈尔滨医科大学,成为哈尔滨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一期学生。1954年王孟学留校任教,并被外派留学。1961年,他研究生毕业获得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开始对再生障碍性贫血进行系统研究,并采用过乳清酸对这类病人进行治疗。1964年王孟学教授首次在黑龙江采用自制抗人球蛋白血清对各种血液病进行检测,为早期诊断溶血性疾病闯出一条新路。1965年,王孟学调入哈医大二院,1972年,他与洪宝源教授等人共同成立血液内科,并以此为基础成立哈尔滨医科大学血液病研究所,继洪宝源教授之后担任第二任所长。

上世纪70年代,他对白血病进行全面研究,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药学研究所、中医研究院等单位一起努力挖掘祖国医药宝库,将靛玉红、猪苓多糖、白山云芝、三尖杉酯碱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一定成果。1982年采用氨肽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进行临床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疗效。

80年代,王孟学教授在黑龙江省进行血友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血友病基因携带者胎儿基因诊断进行研究,为降低血友病出生率和血友病的诊断治疗做出了大量贡献。王孟学教授领导的血液病研究所是东北、华北地区及天津市(6省1市)牵头单位,开展白血病细胞株建立,各种疾病的凝血与纤溶的监测,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自体及异基因骨髓移植研究,为后来的干细胞移植打下基础。1987年他被评为哈尔滨卫生系统文明服务先进工作者称号。

90年代,血液病研究进入分子时代,并向基因水平发展,王孟学教授与同事一起对各种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各种急慢性白血病、出血性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诊断及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为了推动血液病研究与教学,王孟学教授还参编了《临床血液学》、《临床出血性疾病》、《老年血液病学》、《遗传性血液疾病》、《血液病基础与临床》等著作,发表论文百余篇,获省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1项,省卫生厅优秀科研成果奖4项,省委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得省优秀教师。

王孟学教授的一生始终离不开他热爱的医学事业。为了缓解病房压力,王孟学教授卸任哈医大二院血液科主任后,仍然在科室工作、出门诊,周六周日也经常来到病房,一直工作到八十岁。

很多年前,王孟学教授对大家说:“我要是不在了,一定要捐献遗体。”对病人的大爱,对医学的热忱,他的奉献、忠诚、敬业,无论在生前身后,都以实际行动一一践行。

(哈医大二院供图)

标签: 血液内科专家

推荐阅读

焦点短讯!血液内科专家王孟学:捐献遗体,把自己永远留在哈医大

8月21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血液内科专家王孟学教授与世长辞,享年93岁。遵照王孟学教授遗愿,...

全球热消息:创下5个国际首次,“羲和号”探日成果正式发布

8月30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发布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探日成果。

当前快报:长江流域部分地区旱情缓解 后期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据预测,9月份长江上游降雨量较常年同期总体偏多1成,对旱情缓解较为有利,但部分重旱区旱情可能持续,...

环球讯息:打造乡村产业高地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巡礼活动在京启动

农业农村部近日正式启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大巡礼活动。本次活动以“打造乡村产业高地引领农业农村现代...

动态焦点:“两高一部”发布意见 规范信息网络犯罪案件的管辖和取证

8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信息网络犯罪案件适用刑事诉讼程序若...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