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赵汉斌
(资料图)
暑期的昆明市五华区,以红色文旅为底色的沙朗文创园、充满幻境的西游洞、云花谷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游、西翥乡村振兴论坛、阿哩哩风情寨、徒步西翥……10条精品旅游路线,让五华区西翥街道成了城区居民的“后花园”,当地农文旅商协同振兴乡村经济也有了抓手。
农旅文商融合,促就业增收入
“我们坚持‘一村一品’、差异化发展策略,宜农则农、宜旅则旅。规划建设一批农旅文商融合发展示范村。”昆明市五华区西翥街道组织委员陈世杰介绍,当地选择生态环境较好、资源条件成熟的村庄和区域,以水果采摘、民族风情为支撑,重点发展陡坡、龙庆、沙朗母格片区和瓦恭禹都甸、上下瓦恭沿线的乡村旅游产业;运用丰收节、采摘节等农事体验、民俗节庆活动扩大知名度,持续打造白泥塘梨采摘园、小红地苹果园、迤六樱桃采摘园、瓦恭稻鱼体验园,同步推进农家乐、摄影基地等配套建设。
依托西游洞、云花谷景区,陡坡社区、三多社区加速发展旅游服务配套产业,每年旅游收入不断“加速”,社区居民年平均收入由2007年的4213元,提高到近年的13940元左右。社区居民在景区租赁铺面做生意、在景区实现就业,景区员工中,就有近四分之一来自社区居民,真正实现家门口就业。
壮大村集体经济,打造新型业态
西翥“麦和稻田”系列文创项目由大村社区党委和集体经济组织牵头打造,联合青年诗人、村庄规划师、文创设计师等青年人才共同策划,旨在重建田野风貌,复兴“耕读”传统,推广少数民族非遗文化、农耕文化主题的文创产品。项目一期占地约100亩,根据本地气候条件,春夏种植水稻,秋冬改种小麦,恢复原有的白族村落田野风光,通过自营、联营、招商等多种方式,引导村民调整经营业态,综合书店、咖啡、餐厅、露营、民宿、手工文创、民族文化传习等多种业态,加强农文旅融合,丰富乡村旅游资源,促进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此外,当地还重点围绕云南国际高原特色农产品交易中心、西翥自来水厂建设项目、昆明至倘甸高速公路、万纬物流等项目组建攻坚队伍,形成工作合力,为全面实现“当好排头兵·五华在争先”大讨论大竞赛各项指标任务提供组织和人才保障。
盘活闲置资源,创新发展机制
为盘活闲置国有资产,2018年7月30日,云南日报集团将云南日报沙朗印刷厂租赁给云南沙浪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管理经营。
起初,企业只想利用云南日报沙朗印刷厂旧厂房建设沙朗白族传统手工酱菜厂和手工花茶加工厂。进入厂区后,发现厂房建筑风格独特、大部分印刷机器设备、铜字模都还在,决定利用云南日报社沙朗战备印刷厂旧址、老印刷工业遗址和设备建设沙朗文创园,发展沙朗文旅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园内除白族酱菜厂、民族特色餐厅,还建有云南首家“活字印刷博物馆”,入驻了白族扎染、刺绣、白族“三道茶”、白族歌舞、昆明沙朗白族语言文化传习所、乡愁美术馆、记忆电影院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民族特色体验项目,西翥街道党校和五华区红色党群培训基地学习、参观示范点,有五华区青少年校外活动实践基地、五华区法治企业、五华区党建引领劳动实践众治共享活动基地等多个活动基地称号。目前沙朗文创园已接待18万余人,解决当地就业48人。
据悉,西翥街道还将根据片区发展规划,大力推进食品加工、农产品仓储物流、乡村旅游和都市现代农业,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结合,采取“支部+公司(龙头企业)+集体经济组织+农户”等多种形式,建立健全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灵活、管理有效、运行稳健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机制,推动西翥街道加快发展。
(受访者供图)
标签: 云南昆明
暑期的昆明市五华区,以红色文旅为底色的沙朗文创园、充满幻境的西游洞、云花谷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游、...
进入7月以来,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不断西伸加强,在大气晴空辐射和下沉增温等因素的影响下,南方地区...
7月19日7时15分许,天津市北辰区一居民楼发生燃气爆燃,造成楼体受损,有群众被困。当地消防救援队伍210...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简称“西安光机所”)成立60周年“甲子中国梦硬科技追光”科技成果...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技部党组关于科技计划管理改革要求,推动科技政策在农业农村领域扎实落地,总结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