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从冬奥保障到未来展望 专家建议加强利用“环境监测”辅助抗疫

  • 2022-04-09 19:46:19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实习记者 孙明源

近日,北京大学环境与科学学院要茂盛教授撰写的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气溶胶传播与监测》的论文,在国际学术刊物《生态环境与健康》在线发表。要茂盛认为,面对新的病毒变种和疫情态势,疫情预警特别重要,可以从“监测人”转向“监测环境”。

“监测人”是疫情监测的常规思路,主要手段是开展核酸检测筛查。然而由于“奥密克戎”传播性强、无症状感染普遍,疫情的潜伏性强,仅靠核酸检测筛查感染人群面临重大挑战。

据要茂盛介绍,新冠病毒感染者以及无症状感染者每小时可以向周围环境释放数以百万计的病毒颗粒。这些病毒会进入空气,落在物体表面,或进入废水,但最终都可以进入空气,并经由空气进一步传播。因此,日常通过监测空气和高频接触点,就可以快速确定新冠病毒的存在,从而实现对潜伏疫情的预警。一旦监测到病毒,就可以快速启动环境消杀和人群溯源,提前阻断疫情暴发,避免疫情的蔓延。

“早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我们团队就在医院环境进行空气采样,并且计算出了病毒RNA在空气当中的浓度。世界范围内还有许多科研团队开展过类似的工作,只要采样器的性能足够,通过空气采样迅速检测新冠病毒就是可行的。北京冬奥会就采用了类似的方案,用环境监测预警新冠肺炎疫情。所以说,我们可以用空气采样的手法监测疫情、控制疫情。甚至在将来,个人也可以利用可穿戴设备,实时监测周围环境的疫情风险。”要茂盛说道。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要茂盛团队研发的生物气溶胶采样器就已经得到了应用。北京冬奥组委会实施新冠病毒气溶胶检测,实现了实时环境监测。要茂盛表示,北京冬奥会的所有场馆都做了环境监测,这种技术成本相对低,对人的扰动也少,未来可以进一步发展应用。

标签: 环境监测 加强利用 未来展望

推荐阅读

从冬奥保障到未来展望 专家建议加强利用“环境监测”辅助抗疫

近日,北京大学环境与科学学院要茂盛教授撰写的题为《新型冠状病毒气溶胶传播与监测》的论文,在国际学...

2022数字化环境下的精益制造研讨会召开

4月8日,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与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2数字化环境下的精益制造研讨会以线上线下相结...

有速度更有温度 “数字化”方舱医院打通服务需求“最后一公里”

4月7日至8日,上海连续两日新冠肺炎本土单日新增突破2万例,阳性感染者数一直处于高位,上海正面临常态...

河北援沪医疗队首次进入气膜方舱展开核酸检测

随着上海浦东新区外高桥气膜核酸检测实验室的建成和前期各项工作的精心筹备,4月6日,河北援沪核酸检测...

长春市九台区将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我们将继续按照快、准、严、细、实的工作原则,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分区域、分行业、分时段有效组...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