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科技快讯 > 正文

最新研究在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2600年前已形成混作农业

  • 2022-03-22 15:04:42 来源:中国新闻网

采自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的作物遗存研究样品。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中国新闻网记者 孙自法

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对安徽宣城井水墩遗址最新完成的一项植物遗存考古研究发现,2600年前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井水墩先民就已开始种植粟黍,并在当地形成稻粟混作农业。

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联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完成的这项研究成果论文,近日在专业学术期刊《地球科学前沿》(英文版)在线发表。

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员吴妍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论文通讯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青年研究员吴妍表示,科研人员通过在井水墩遗址挑选新石器时代末期及两周时期遗存典型剖面和部分灰坑,分别进行大植物浮选和植硅体分析,其研究结果显示,井水墩遗址在良渚文化中晚期(距今4874-4820年),先民以单一的稻作农业为主;到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先民已开始种植粟,证明此时黍粟农业已南传至皖南地区,并且形成混作农业。

她指出,井水墩遗址粟的大植物遗存直接测年结果为距今2667-2568年,这一时期大量粟遗存及粟黍植硅体的发现,在皖南地区尚属首例。这项研究为进一步了解新石器晚期以来,皖南地区农业发展情况和粟黍传播路线提供了新的证据。

井水墩遗址炭化植物遗存的三维模型。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北方粟黍农业2600年前为何能在皖南地区大规模发展起来?论文第一作者、中科院古脊椎所硕士研究生汪静怡认为,结合史料记载与古环境背景推测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史记》等历史文献记载两周时期吴太伯自关中地区“南奔荆蛮”建立吴国,人群的迁徙推动了粟黍农业在皖南地区的大规模种植;二是古气候变化相关研究显示,西周时期全球气温普遍呈下降趋势,气候环境变化可能是促使当地先民调整作物种植类型的重要因素之一,促进了混合农业在皖南地区的出现。

井水墩遗址可鉴定种属的植硅体形态。 中科院古脊椎所 供图

据井水墩遗址发掘项目负责人陈小春介绍,井水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2018年4月至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泾县文物局对井水墩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该遗址地层堆积厚,有多个历史时期的叠压关系,其丰富的农作物遗存,有助学界深入研究探讨皖南地区在良渚文化中晚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稻作农业与粟黍农业在当地扩散和并存发展的特点。

中科院古脊椎所称,农业起源和传播为人类社会文明发展提供了稳定的经济基础,农作物扩散是农业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生发展等议题备受学界关注。在中国南方,早期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但随着时间推移,粟黍等北方旱地作物逐渐向南传播。受古环境变化及古人类社会发展因素的影响,皖南地区农业发展的时空过程和动力机制研究目前依然相对薄弱,井水墩遗址粟黍遗存专项考古并结合历史文献研究,将有望填补这方面空白。

标签:

推荐阅读

最新研究在皖南首次发现粟黍遗存 2600年前已形成混作农业

起源于中国北方的粟黍等旱地作物,何时南下传播到以稻作为主的安徽南部地区?科研人员对安徽宣城井水墩...

直击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工作人员对飞机残骸进行标注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从东航空难核心救援现场发回报道:在埌南镇莫埌村的山头,工作人员对飞机残骸进行...

这一成果为构建下一代高比能、高安全性电池体系提供思路

3月22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获悉,该所固态能源系统技术中心取得高比能锂电池热...

长征五号B遥四火箭芯一级发动机通过“大考”

记者3月22日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3月2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最后一台大推力氢氧发动机校准试验...

新年度首航!远望5号船奔赴多个任务海域执行测控任务

3月22日上午,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5号,顺利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