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span style="color: rgb(0, 0, 0); font-family: 宋体; font-size: 12px; font-style: normal; font-variant-ligatures: normal; font-variant-caps: normal; font-weight: 400; letter-spacing: normal; orphans: 2; text-align: start; text-indent: 0px; text-transform: none; white-space: normal; widows: 2; word-spacing: 0px;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background-color: rgb(255, 255, 255); text-decoration-thickness: initial; text-decoration-style: initial; text-decoration-color: initial; display: inline !important; float: none;">新冠药物研发:壮大新药创制的中国力量</span>

  • 2022-03-06 17:27:30 来源: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已有五十余个新冠药物获批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一个中和抗体新冠药物获批上市,抗疫“三方”中药新药获批上市……

经过顶尖科研团队两年多不分昼夜地攻坚研发,从阻断病毒复制、阻断病毒入侵、调整机体免疫等各个不同角度入手阻断新冠病毒攻击,中国原创新冠药物正在或即将参与到终结新冠大流行的战斗中。

用科学方法说明中药疗效

2021年3月2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中药“三方”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获批上市。

“这三张方子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方子,在使用中进行了评价,临床上确有疗效。”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说,中医讲“大疫出良药”,在临床实践基础上,对经典名方进行优化、组合,同时加入实验有效的中药组分,进而研发出可明显改善症状、降低转重率、促进核酸转阴及减少后遗症作用的中药新药,这也是一条快速筛选、评价研发新药的途径。

以宣肺败毒颗粒为例,它由麻杏石甘汤、千金苇茎汤等五张经典名方组合而成。“同时加入了实验筛选出来的中药组分,对症治疗新冠病毒。”张伯礼解释,例如虎杖组分对于抑制冠状病毒复制效果明显,而马鞭草某种组分对小气道的炎症作用非常明确,将其加入可增强疗效。

为了进一步用现代手段完成对中药药效的评价,张伯礼团队开展了宣肺败毒方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将有效化合物和靶点作用通路进行梳理,分析获得功能关系和机制预测,阐释了创新中药治疗新冠肺炎的作用机制。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宣肺败毒方有一定的抑制冠状病毒复制的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让病毒入侵引发的免疫反应不被过度激活而引发炎性介质风暴。”张伯礼说,一年多以来,团队通过现代手段解答中医有效组分、作用靶点、药效机理等一系列问题,用试验数据回答中药如何做到改善症状、控制转重率等一系列问题。

“经过对药物和靶标以及作用机制的综合分析,我们发现‘三药三方’在新冠肺炎轻型、普通型、重型等不同时期的靶点和机制并不一样。这也解释了中药抗击新冠病毒在各个阶段都能够发挥作用的原因。”张伯礼表示,用现代的评价手段将中药机制说明白、讲清楚,将更加有助于通过国际话语体系传递中医药的疗效,助力全球疫情防控。

以临床需求为出发点

新药研发创制与人民生命健康息息相关,直面人民生命健康需求。“新药研发要面向临床问题,找准发端点才能把握新药创制的创新方向。”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院士表示,国际上的新药研发路径一般是临床上有需求,实验室(通过机理研究)找到靶点,公司跟进(转化)研究,而我国新药研发源头存在从国外文献上找靶点、根据国外原研药进行二次创新等问题。

“中国的临床研究资源丰富,临床上会碰到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正是医药创新的源泉。”王辰举例说明,呼吸科诊断需要的一个小分子试剂药在国内一直没有研发出来,一直使用工业制剂替代,直到临床医生与药学专家合作研发,近期才解决这个问题。

大量的临床需求正是医药创新发展的“题库”。如何用好这个“题库”,目前仍存在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临床医生缺乏投入科研的氛围。王辰认为,医生投入到临床研究中,担负起知识创造的责任,将推动我国医学、药学的原始创新。另一方面我国临床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王辰表示,例如在全球的注册临床研究中,我国的注册研究数只占3%左右。医药创新研发要坚持“四个面向”,必须充分激发临床医生发掘临床需求的意愿,更深度融入医药研发的整个生态链条中。

迎接医药产业革命性变化

“生命科学不再仅仅是生物学家的事情,包括物理、化学、数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工程科学等各个学科融合发展,才能共同推动生命科学的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表示。

迎接医药产业革命性变化,我国企业创业能力逐步增强;国家科技计划在布局中陆续设置了新药研发相关的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根据麦肯锡2020年发布的最新数据,我国新药研发占全球的13.9%,位列第二梯队。

在新冠药物研发中,我国新药研发力量得到加强,实力渐显。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款抗新冠病毒药物——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获批上市。该联合用药由清华大学、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和腾盛博药合作研发。

研发团队带头人、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张林琦此前表示,各家有各家的高招,都会基于每个实验室先前所拥有的技术平台和积累,选择合作伙伴共同加入到新药创制的工作中。

有备而来,是我国新冠药物创制研发团队的共性之一,而最终经受住一轮轮筛选挑战的团队,还有另一个特点:合作研发。例如,新冠小分子国产药物阿兹夫定的研发凝集了真实药业、中国医学科学院等企业、研究院所、医院多达几十个团队的研发力量,跨学科、跨领域开展研发合作,共同推动包括临床试验、机理验证等方面的工作。

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加强新药创制的研发转化已成为业内共识。打好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坚战,需要进一步推动我国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强强联合。

标签:

推荐阅读

“最终的数据结果证实了我们团队的技术实力”

技术实力、应对策略、产业进程……在新药研发的各个环节,首款新冠抗体药物的创制成功为中国新药研发行...

孙咸泽委员:产学研联手迈向医药原始创新

鼓励创新,促进我国生物医药事业的高质量创新发展势在必行。

让基础研究为生物技术创新提供原动力

日前,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兴)与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生物物理...

沈南鹏委员呼吁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

今年两会,全国政协委员、红杉中国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带来了《发掘农业微生物应用潜力,推动绿色高...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