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 阚力
“施工现场使用了4万米钢管和8千平方米防护网。”截至5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大修”的主体工程进度已过半。
资料图:3月2日,河南洛阳,披上“绿外衣”的龙门石窟奉先寺正在进行全面修缮。据悉,龙门石窟奉先寺启动大型保护工程,进行危岩体加固和渗漏水治理保护。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时隔逾五十载,龙门石窟奉先寺再次启动渗漏水治理和危岩体加固大型保护工程。渗漏水和危岩体病害是龙门石窟的主要“病因”。
龙门石窟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200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屹立在奉先寺的卢舍那大佛,代表龙门石窟的最高艺术水平。
近日,中新社记者站在龙门石窟景区东山隔岸远观,西山岩体洞窟密布,奉先寺已被绿色保护网和脚手架覆盖。4万米钢管和防护网编织的“手术衣”,依然挡不住卢舍那大佛的“微笑”,佛像轮廓依稀可见。
为减小对游客参观的影响,此次龙门石窟“大修”采取半开放方式。施工现场,络绎不绝的游客纷纷跑到被“手术衣”笼罩的卢舍那大佛前拍照留念。
记者沿50米高的脚手架登上卢舍那大佛顶部看到,多名施工人员腰挂绳索,攀爬在坡度较大的岩壁上,清理裂隙残余灰尘。
据悉,此次修复区域主要集中在奉先寺,按照文物部门批复方案内容开展。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文物保护专家范子龙说,“此次保护工程对大佛顶部及两侧的危岩体进行修复,不涉及卢舍那大佛本体。”
他称,渗漏水治理是此次保护工程的难点之一,“沿着岩体裂隙出现的小量渗水,不进行压水试验我们很难发现渗水处。”
资料图:3月2日,河南洛阳,披上“绿外衣”的龙门石窟奉先寺正在进行全面修缮。据悉,龙门石窟奉先寺启动大型保护工程,进行危岩体加固和渗漏水治理保护。图为一名工作人员走出修缮区域。 中新社记者 阚力 摄
其实,不仅是渗漏水,探测岩体深处的裂隙发育亦是摆在石窟保护工作者面前的难题。
对此,范子龙呼吁高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参与其中。他举例,他们现有技术只能检测分析岩体表面,而石窟所在的石灰岩地区存在岩溶作用,数十米深处的裂隙会不断发育,“这给保护工作带来很大挑战”。
记者了解到,龙门石窟对奉先寺进行“大修”的同时,还联合高校对其进行全面“体检”,通过无损检测等技术,对洞窟及文物表面风化程度、含水率进行测定,形成完整的石窟病害调查报告。
“正在进行的保护工程是抢救性修复。”洛阳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此次石窟病害调查,旨在为下一步制定龙门石窟整体保护规划提供依据。
他称,龙门石窟下一步的保护需多部门合作、多学科参与、多种科技手段应用相结合,实现龙门石窟的整体数字化。
目前,“大修”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克服施工困难,争取在今年3月底前完成主体工程。
标签: 龙门石窟
截至5日,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大修”的主体工程进度已过半。
3月5日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确诊病例329例。其中本土病例175例。
在5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表示,在场馆规划建设、竞赛组织、赛事服务、疫情防控等方面,同...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代表通道”首次开启,全国人大代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科技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