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新闻 > 正文

青海首条“电缆+中压载波”通信自动化三遥线路投运

  • 2022-02-15 18:14:02 来源: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 张蕴 通讯员 刘玉斌 闫禹泽

“10千伏滨十七路环网柜DTU通信正常……”2月11日,国网西宁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配电二次运检班班长张文麒正在测试中压电力线载波通信通道,随着“遥测、遥信、遥控”的“三遥”试验顺利通过,这标志着青海首条“电缆+中压载波”通信的自动化三遥线路完成并投入运行。“电缆+中压载波”新模式的试验成功,标志着过去无法增设光纤通道的开闭所能够使用中压载波技术接入配电自动化主站,实现对末端不具备通光条件的设备进行三遥覆盖,推动配电自动化实用化水平再提升。

国网西宁供电公司员工正在西宁市五一路开闭所进行现场试验。李运旺/摄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西宁市城区发展迅速,对配电自动化应用水平要求也逐步增高,配网设备实现三遥功能方可满足智能电网发展需求,而目前实现配电设备的三遥功能必须具备光纤通信通道,由于大部分开闭所建设年限较长,建设时未考虑光纤敷设通道,随着城市建设部分线路无法增设通道,“最后一公里”的通信瓶颈仍然制约着智能电网的发展。

针对配网自动化通信建设遇到的种种问题,该公司探索配电通信网新模式,采用中压载波技术以电缆三相屏蔽层、铠装层为通信介质,解决了开闭所单独建设通讯通道难或通讯信号差的问题。该通信模式投资少、施工简单、运维方便,确保无光纤覆盖站点配电终端的“三遥”数据能够快速、准确交互。

2月11日,该公司选取在西宁市五一路开闭所10千伏滨十七路作为应用试点,通过对该线路两端加装中压载波装置,利用前端环网柜已敷设电缆将数据传给配电自动化主站,对末端不具备通光条件的设备进行三遥覆盖,从而解决制约智能电网发展的通信“最后一公里”问题。后期,西宁公司将尽早将该技术在西宁配电网中推广。

标签:

推荐阅读

青海首条“电缆+中压载波”通信自动化三遥线路投运

“10千伏滨十七路环网柜DTU通信正常……”2月11日,国网西宁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配电二次运检班班长张...

调相机为大电网安全运行保驾

截至2月15日,位于青海省共和县新能源基地内的世界最大规模新能源调相机群累计增发新能源电量7 85亿千...

自身强、带兵牛,他是军营里的“斜杠青年”

翻开刘俊的档案,一连串荣誉格外醒目:参加总队首届指挥员暨参谋业务比武荣获分队指挥员第一名;作为中...

走进冬奥·黑科技丨10万灯具怎么控制?原来“雪如意”安上了“智慧大脑”

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以来,依山而建架空于山谷地面之上的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雪如意”满足了大家对中国...

十年磨一剑,中科大团队精确测量正负电子湮没中的R值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黄光顺教授、鄢文标副教授带领的中国科大北京谱仪(BESII...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