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是清明节。清明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气,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是在清明节扫墓,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那么“清”和“明”两个字的来历是什么?
先看看“清”。从字形来看,“清”是由“氵”和“青”两个部分组成的。“氵”是“水”的变形,表示“清”的意义;“青”表示“清”的读音。因此,“清”本来的意义是水纯净而没有杂质,与“浊”相对。
(资料图片)
例如:“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空山新雨后,清泉石上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后来“清”也可以指其他液体、气体乃至固体比较纯净,不含有杂质。“清醇”指清澈纯正,如“酒味清醇”“空气清醇”;“清汤寡水”形容汤或菜肴里面由于油水很少而味道不好。
“清”的范围扩大,还可以用来指周围的环境中没有混杂的声音,也就是安静。例如:清静、清幽、冷清、凄清、清闲。
“清”还可以用来表示比较单一的活动。如“清茶”可以用来指只备茶水而不备其他点心食品,“清唱”可以用来指没有音乐伴奏的演唱。
因为没有杂质,所以“清”还可以表示明晰,也就是使人明白。如:清楚、清晰、清醒。
如果物品太多,想要清晰明了,就需要好好整理,所以“清”有“彻底整理或检查”的意思。例如:清理、清查、清仓。
“清”还有“详细登记”的意思,实际上也是为了更加清晰。例如:清册、清单。
如果有混杂的物品,就要处理掉,所以“清”还有“清理”的意思。例如:清剿、清君侧。
除去了杂质,物品往往就会清洁,所以“清”还有“洁净,纯洁”的意思。例如:清洁、清爽、冰清玉洁。“清”还可以指为人处世的公正廉洁。例如:清正、清廉。
再看看“明”。“明”在甲骨文中有多种写法。有的写法是由“日”和“月”两个部分组成的,且“日”的字形可左可右,会合了“日”和“月”的意义,表示“明亮”的意思;还有的写法是由“冏”(窗户)和“月”(月光)组成,表示月光通过窗户照进来,因此也是“明亮”的意思。
“明”在“明亮”的基础上又引申出多个意义。一是清楚,例如明白、明晰;二是懂得,例如深明大义、不明事理;三是公开,例如明说、明处;四是能够看清事物,例如耳聪目明、眼明手快;五是聪明睿智,例如贤明、明哲保身。
巧合的是,“清”和“明”除了上面的意义之外,还都可以作朝代名和人的姓氏,只是这两个姓氏都比较少见。
唐代的孔颖达这样解释清明节的名称:“清明,谓物生清浄明洁。”在清明节时,万物生长,春意盎然,大地清洁而明净。清明节不但体现了我国尊卑有序、尊老爱老的传统文化,也是人们亲近和了解大自然的良好时机。
(作者系广西语言学会理事、文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系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