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 > 正文

带上这本书去看大熊猫

  • 2023-04-05 11:07:48 来源:科普时报

“熊猫为什么叫熊——猫?可它和猫一点都不像啊?”

“熊猫为什么只吃竹子,它会吃我的饼干吗?”

“熊猫为什么有一对内八字的脚?好可爱!”


(资料图)

带上《大熊猫的秘密》,和您的孩子一起去看熊猫,让国人为之骄傲的国宝知识和故事架起爱的桥梁,相信一定能换来属于您和您孩子的小确幸。

熊猫最早竟然叫猫熊

当我带着女儿走进北京动物园熊猫馆时,孩子嘴里的问题蹦个不停。还好我提前做足了功课,仔细阅读了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出版的《大熊猫的秘密》一书,对女儿的问题,我逐一回应:

“熊猫最早叫猫熊,那时候我们的阅读习惯还是自右向左,参观者误从左往右读成了熊猫,就这样,熊猫这个名字就一直被沿用下来……”

“其实大熊猫的祖先是食肉动物,但在漫长的进化中,为了适应环境,它们的食谱改成了唾手可得的竹子,偶尔才会开开荤,科学家就在它们的粪便中发现过金丝猴的毛……”

“你还记得爬到树杈上发呆的大熊猫吗?它们的内八字脚更有利于爬树,在山林中行走起来也更稳当啊……”

好不容易应付完这些问题,女儿又指着保温箱里的熊猫宝宝模型问道:“小熊猫好可爱,粉红色的皮肤。为什么要把它们养在箱子里呢?它们的妈妈不管它们吗?”

“当然管了,但是如果是双胞胎的话,熊猫妈妈就要为难了,因为在野外,熊猫妈妈很难养活两只小熊猫,她会放弃其中一只。这个时候,科学家叔叔阿姨就要想办法让这只小熊猫成活,放在保温箱就是其中的一个办法……”

女儿和我站在围栏边,静静地看着大熊猫一圈又一圈地围着场地散步。女儿也拿起她的小相机,记录下这一刻,然后在小本本上写着:“内八字脚的大熊猫吃饱竹子后在散步。”

林间小道上的亲子故事

“熊猫住的地方太大了,我实在走不动了……”在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为了让女儿多些户外活动,我们并没有选择观光车代步,而是步行走的林间小道,没走多久,女儿就开始喊累了。

“那爸爸给你讲个关于熊猫的故事吧……”此刻《大熊猫的秘密》又派上了用场,我努力在脑海中搜寻印象最深刻的几个故事“逃跑公主白雪”“彩色照片”“山娃回娘家”……

《大熊猫的秘密》生动地讲述了我国一代又一代大熊猫研究和保护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和卓越贡献,不仅让“活化石”继续繁衍生息,还让这些大自然生态链中不可或缺的骄子顺利重返自然,是感人至深的故事书,亦是自然生态科普书。

“闯闯是一只生活在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特别活泼爱动的熊猫,在幼儿园时就是个大块头,可能是父母都是野生大熊猫的缘故。它有一个爱好,几乎一有空就会爬到树梢上望着围墙外的大山,一看就是老半天。它的爸爸叫山侠,在与豺狗的打斗中受伤,被人类救助后只剩下3条腿,但顽强的山侠学会了金鸡独立,成为了明星大熊猫。它的妈妈叫美香,在树下等妈妈的时候,被‘好心人’捡回了家,‘好心人’以为它是被遗弃的熊猫,其实美香的妈妈正在外找竹子吃,就这样美香留在了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闯闯出生以后,骨子里就透着回归山林的渴望,幼儿园的围栏已经挡不住它,它爬上竹堆,翻越围墙,跳到树上,头也不回地奔向山林……”

“它这么容易就逃走了啊?那这里的大熊猫会不会也逃到路上来,我们会不会遇到逃跑的大熊猫呢?”女儿赶紧看看周围,似乎特别想偶遇到逃跑的大熊猫,兴奋地说。

“书上虽然没说是故意安排的,但爸爸猜测,是工作人员有意无意帮助了闯闯完成它的出逃计划……”我国繁育大熊猫的科学家们,已经通过努力让大熊猫不再属于濒临灭绝的物种。2021年,大熊猫已经从“濒危”降级为“易危”,并且实施了放归自然计划,让它们适应野外生活,回归野生动物本性,不再依赖人类的喂养和呵护,在自然界中顽强生存。

“不单单是动物,等你长大了,也要能够在这个复杂的社会中立足,爸爸妈妈会帮你成长,但是不能帮你一辈子,你要走出自己的人生路,就像大熊猫一样,科学家虽然帮助它们摆脱了数量危机,但在自然界中还需要它们自己顽强地生存下去……”

女儿眨眨眼睛,似乎听懂了,似乎又没听懂,但能看出来她一直在思考。

顺势,我又和女儿分享了几个大熊猫野化过程中或悲壮、或欣喜、或惊险的故事,它们都像勇士一样走入野外,独立生存。

让故事填满了我们辗转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抵达下一个参观点。

(作者系自然资源部中国海洋学会研学工作委员会首席讲师)

标签:

推荐阅读

全球新消息丨2022年我国太阳能资源为偏大年景

新华社记者黄垚中国气象局4日发布的《2022年中国风能太阳能资源年景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太阳能资源...

带上这本书去看大熊猫

“熊猫为什么叫熊——猫?可它和猫一点都不像啊?”“熊猫为什么只吃竹子,它会吃我的饼干吗?”“熊猫...

快看点丨五部门:到2025年优化调整高校20%左右学科专业布点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教育部等五部门近日印发《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提出到2025...

当前热门:病原体构建的“生命之树”问世,可实时了解植物病害信息

智利马铃薯展示了由疫霉引起的晚疫病的影响。图片来源:让·里斯泰诺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科技日报记者...

智能传感器可预警地面和建筑物坍塌

在熔岩洞穴中安装新开发传感器。图片来源:韩国土木工程与建筑技术研究院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据美国科...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