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中小学生陆续返校,不少家长反映,漫长的寒假过后,孩子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对上学感到焦虑、紧张,有的甚至一度出现抑郁等情况。家长该如何捕捉孩子的求助信号,和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青春期容易出现心理状态失衡
“终于开学了,但我家孩子却赖在家里,不愿意上学,天天玩手机,一提到上学就恶心、头晕、乱发脾气甚至歇斯底里。每天看到他那样,我都快崩溃了。平时他不想见人也不跟我们交流,越来越自闭,整天郁郁寡欢,还动不动就哭。孩子大了,说也说不得,骂也骂不得,当妈的心里真是干着急。”
近期,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再度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网上这位母亲的留言也让很多父母感同身受。尽管日常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绪,但是,儿童青少年时期尤其是青春期孩子更容易出现心理状态失衡,这些情绪问题极易干扰孩子们的生活和学习。父母需要高度警惕孩子是否出现了抑郁。
每5个青少年就有1个患上抑郁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优越,完全没有生活压力,怎么可能会抑郁?其实,儿童青少年抑郁非常常见。《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显示,2019—2020年,我国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17.2%,重度抑郁为7.4%。也就是说,每5个青少年就有1个患有抑郁。
儿童青少年抑郁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遇到高兴的事却开心不起来,总是感觉想哭;兴趣减退,对曾经喜欢的事情也失去兴趣,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不想上学;精力不足或乏力;缺乏自尊和自信;失眠,食欲差,总是感觉头疼或肚子疼,经常做噩梦;严重者还有自残或自杀行为。
多表达理解、支持和共情,少用否定语言
当发现孩子有上述类似表现时,许多家长会认为,孩子只是矫情或者只是因为处于青春期的叛逆阶段,暂时闹闹情绪,大一点懂事了就好了。这样的想法往往忽略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
其实,抑郁并不是因为孩子娇气、脆弱,也不是青春期的叛逆所致,而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和治疗的疾病。
儿童青少年抑郁和许多因素有关。除了遗传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学业压力及人际关系等都是导致儿童青少年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家庭因素中,父母存在婚姻矛盾,以及孩子缺乏支持等都是造成儿童青少年抑郁的高危因素。抑郁儿童的家庭,往往父母对孩子的指责多、关怀少,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多、沟通效果差。另外,应激事件也会明显增加儿童青少年的抑郁倾向,儿童青少年个人的内在素质和应激事件的交互作用会共同导致抑郁的发生。
当孩子有类似表现时,家长们应该及时给孩子提供帮助,不要忽视孩子的求救信号。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感受,多倾听、多陪伴,让孩子保持规律的作息,坚持锻炼,保持健康饮食习惯;要多向孩子表达理解、支持和共情,少用否定语言,不要轻易下判断、提建议。当孩子情绪和心理出现异常波动时,不要讳疾忌医,要及时到医院心理门诊就诊,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治疗。
(第一作者系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童心理行为科医师,第二作者系江西省儿童医院儿童心理行为科副主任医师)
近期,随着中小学生陆续返校,不少家长反映,漫长的寒假过后,孩子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对上学感到焦虑、...
一个7岁的孩子,半年前出现腹部疼痛,多次向父母表述身体感受,父母却没有放在心上。直到半年后,孩子出...
《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报告显示:粮食短缺与大范围饥饿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一旦发生粮食危机,我国...
视觉中国供图新华社记者邱冰清王珏玢春雷乍响,万物生长。我们很快将迎来惊蛰节气,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
人民网记者孙红丽近日,一些居民将未拆封的新冠防治药物、退烧药等扔进垃圾桶的视频在网上引发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