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初,我在飞机上读到了赫拉利《人类简史》中关于到底是小麦驯化了人类,还是人类驯化了小麦的一些内容。飞机落地后,我发了一条微博,还特意@植物人史军(史军的微博名),后来他在微博下回复说自己正在写一本植物塑造人类的科普书。
前不久,我有幸读了史军所著《植物塑造的人类史》,这是一本难得的人类与植物之间关系的原创科普图书。史军独辟蹊径,从植物对人类的全方位影响娓娓道来植物的历史,甚至可以说是植物与人类的“双向奔赴”。
(资料图片)
在这本书中,史军会告诉你,植物的力量显而易见,人类的形态、食物、文字、贸易、社会组织结构其实都来自相关的植物,人类改变植物为我所用,而人类也被植物改变着。在演化的过程中,人类筛选了植物,也相当于植物选择了人类,正所谓“一个巴掌拍不响”。
除序章和终章之外,全书正文共十三章。其内容涵盖植物对人类祖先选择直立行走的重要推动作用,人类与植物性食物的斗争以及火在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植物促成人类厨艺诞生的过程,农作物与人类定居之间的关系,植物对于人类社群关系的影响,文字和货币这些符号身上的植物印记,植物成为了连接世界的货物和植物促成了全球贸易网络的诞生和稳固,植物与人类审美情趣的关系,以及实验室中的植物与人类的关系等等。
好的科普图书或者说科普作品应该是兼具科学性和趣味性。科学性为科普图书提供了质量的保证,而趣味性则确保了科普图书符合大众的阅读品味,让人有手不释卷的冲动。
从科学性上来说,史军在书中引用了当前最新的一些研究成果,并且以这些成果作为书中部分内容的支撑,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科技资源的科普转化,而这也是当前科普领域十分关注的话题。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系列政策中把科技资源的科普转化作为一个重要内容。但我们需要承认的是,科技资源的科普转化并不容易,甚至它有时候就是在专业读者的无聊与普通读者的晦涩之间摇摆,或者说也会陷入两个极端,而史军在这本书中做到了二者的良好平衡。比如在“煮熟的肉好消化吗”这个话题上,他引用了2016年的一项研究成果;在“留在枝头的种子,促使人类定居下来”这个话题上,他引用了2015年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的一项成果,等等。
此外,书中也有大量的“硬核”科学知识,比如“呼吸作用的本质,就在于电子在不同的化学物质之间的传递”,吃豆子爱产气是因为“大豆多糖被肠道细菌分解成甲烷的结果”,人类祖先肤色转变的真正原因是“农耕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D”,等等。
而说到趣味性,史军更是旁征博引,中西贯通,从中国的历史典故说到西方的俗语俚语,从东方的自然生境到非洲的狂野自然,他把人文因素融合到了科学故事中,为读者呈现了一道具有浓郁人文色彩的科普大餐。如果说科学需要讲故事,科普就是讲述科学故事的话,那么这本书就是一个讲好科学故事的精彩例证。
我们经常说,科普要从“知识补课”转向“价值引领”。也就是说,科普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播科学知识的阶段,更要让公众树立科学理念、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精神等等,让公众从“知其然”转向“知其所以然”,《植物塑造的人类史》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因为它不仅仅有一些关于植物的科学知识,更有助于人们理性地看待植物,看待植物和人类的关系,就像史军在终章中写到的那样,“植物对人类的影响不仅仅体现在今天的衣食住行,还有人类的未来,我们对植物的认识,也是对自己的认识”。“谁塑造谁,似乎已经并不重要,只要努力适应彼此存在,努力适应并生存下去,这才是生命世界的终极答案。”
这本书既讲述了一个宏大的故事,宏大到植物与人类史之间的“双向奔赴”,同时也叙述了一个微小的故事,微小到那些经常被我们忽视的“草芥”,但更是一个关乎你我他每个人的故事,值得我们都去深入了解。
(作者系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
2019年12月初,我在飞机上读到了赫拉利《人类简史》中关于到底是小麦驯化了人类,还是人类驯化了小麦的...
舒克贝塔2动画故事书(第一辑)》,郑渊洁原著,皮皮鲁总动员改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由中国科学技...
1月2日,大天鹅在三河口天鹅滩湿地嬉戏。新华社记者摄日前,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达川镇境内的三河口...
科普时报讯(记者陈杰)12月31日9时,中国科学院2023跨年科学演讲在抖音开播,邀请诺奖得主、专家学者和...
视觉中国供图科普时报讯(实习记者吴琼)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