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 > 正文

焦点热讯:看长七从“货运专列”变身“货运高铁”

  • 2022-11-14 15:54:49 来源:科技日报

尚驰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

11月12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以下简称长七)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送入预定轨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16年6月25日,我国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七首飞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任务顺利开启。

几年来,“五送天舟”的长七火箭已经成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当之无愧的“货运专列”。

从发射场流程优化到高密度发射,再到可以实现天舟飞船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通过研制团队的不断优化调整,长七火箭一次次刷新着“送货”速度,“货运专列”向着“货运高铁”华丽升级。

“不但要投进,还得是个漂亮的空心球”

本次任务发射前,长七火箭主管弹道设计师张博戎被问到火箭能否精准入轨,帮助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实现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他的回答充满自信:“如果是在长七遥一运载火箭发射时,这个问题我不敢这么说,但现在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可以!”

长七火箭实现高精度入轨,是天舟货运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能够快速交会对接的基础。

空间站建造阶段11次发射任务环环相扣,交会对接任务对火箭发射入轨精度本身就有着很高的要求。对长七火箭而言,把货运飞船送到预定轨道后,绕地球飞行一圈的周期大约是5400秒,而长七火箭的入轨精度偏差不能超过4秒,在我国现役运载火箭中入轨精度要求最高。

为此,长七火箭采用高精度激光陀螺和光纤陀螺惯性测量组合的设计方法。在飞行过程中,控制系统能够快速为火箭规划出最佳飞行路线;“迭代制导技术”还可以帮助火箭提前预见偏差,实时修正,保证入轨精度。

长七遥五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后,研制团队接到了要执行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任务的技术需求。对于此次任务,张博戎形容:“以前要准确投篮入筐,现在不但要投进,还得是个漂亮的空心球。”

经过近3个月的数据分析和偏差修正,研制团队最终将火箭各系统综合性能再次提升,以优异的表现完成了任务。

“从质量到流程,我们都要精益求精”

今年5月10日凌晨,长七遥五运载火箭从海南文昌发射场升空,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建造大幕。那次任务让发射试验团队的队员们感触颇深。

“以前是发射前12个小时进入发射流程,而我所在的岗位则要连续工作13个半小时,高负荷连续工作对大家的体能是个不小的考验。”火箭供气系统主管设计师陈山说,得益于发射场流程优化,他那次在岗时间缩短了4小时。工作时长的减少让大家轻松了不少。

同样在那次任务中,火箭研制团队通过射前流程优化和可靠性提升等17项技术状态变化,让测试、发射周期由原来的31天缩减到27天,长七火箭首次实现在一个月内完成测试、发射任务。

长七火箭低温模块多,发射前流程复杂。火箭总体主任设计师邵业涛说:“打一发进步一发,是我们一直以来坚持在做的事。长七火箭的发射流程从首飞时的40多天缩短到一个月内完成,得益于研制团队对每一次测试发射数据的不断积累和分析研判。”

地面系统恢复节省时间2.5天,火箭产品出箱工作流程由3天压缩至2天,测试流程时间误差精确到10分钟以内,发射日流程压缩4小时……时间在压缩,发射的可靠性、测试的覆盖性不变。“从质量到流程,我们都要精益求精。”邵业涛说。

在11月12日实施的长七遥六运载火箭发射任务中,研制团队同样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完成了测试发射流程。收集好这次的发射数据,他们又开始了下一次发射的流程优化分析,未来要用更快的速度、更高的可靠性将“快递”稳稳送到空间站。

无惧高密度发射考验

当长七遥六运载火箭一飞冲天时,千里之外的天津火箭公司总装测试厂房里,长七遥七运载火箭已经在进行出厂前的总装测试了。

长七火箭是我国现役火箭中模块最多、总装流程最复杂的火箭,从4到6个月装一发箭,到现在的2个月装一发箭,总装测试团队也在全力奋战。

为给火箭总装提速,长七火箭总装车间全体成员梳理总结出130项测试总装要点,并针对不同项目对全员总装技能进行打分,由得分高的人对得分较低的人进行培训,大家共同进步,不断提高操作熟练程度。

“提高操作熟练程度是一方面,工艺流程优化、数字化手段的应用也必不可少。”火箭总装工艺组组长国冰介绍,从成立专门的物资组,到多项流程并行、细化分工、数字化扫描取样……一项项措施让长七火箭总装测试不断提速。“我们正在论证建设专业化生产线,建成后能给总装速度带来很大提升。”他说。

进入空间站运营阶段后,长七火箭还将保持每年至少2次的发射频次。同时它将携手具备高轨发射能力的长七甲火箭,成为中国未来航天发射任务的“主力军”。面对高密度发射考验,研制团队将在更快、更强、更可靠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标签: 运载火箭 的可靠性 载人航天

推荐阅读

焦点热讯:看长七从“货运专列”变身“货运高铁”

尚驰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11月12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抓总研制的长征七号(以下简称长七)遥六运载...

世界微资讯!当航空航天技术走进千家万户——探访中国航展上的民用先进科技成果

11月13日,第十四届中国航展闭幕当天,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进行飞行表演。新华社发余红春摄新华社记者胡...

大型河坝或威胁濒危物种鸭嘴兽生存

视觉中国供图科普时报讯(记者吴桐)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通讯·生物学》日前发表一篇生态...

咖啡的苦味为何让人着迷

视觉中国供图来自中国上海科技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首次绘制出人类味觉受体TAS2R...

大脑如何防止过度饮食

视觉中国供图新华社东京10月30日电(记者钱铮)美食是一大乐事,但过度饮食导致肥胖可能增加多种疾病的...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