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普时报讯(陈玉洁 李雪娇 万宇轩记者 胡利娟)11月12日,“科技支撑湿地生态保护及国际履约论坛”在北京、武汉两地会场成功召开,这是《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东道国活动之一,来自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围绕“湿地概念的演变”“中国湖泊湿地演变与治理保护研究”“中国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及厦门筼筜湖案例”“沼泽湿地近自然恢复关键技术与应用”等4个主题,探讨了不同类型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保护修复的重要科技进展,并提出了相应的系统治理建议,为今后科技助力湿地生态保护启发了新的思路。
现场。宋平 摄
“湿地生态系统生物资源丰富,在帮助人类应对气候变化,减缓生态系统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削减污染,这三大全球环境危机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涂瑞和在开幕致辞中称,过去10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湿地的决策部署,湿地数量和规模明显扩大,水质总体呈向好的趋势,湿地的生态状况总体得到改善,其中积累的经验、良好的实践,以及能够体现全球引领性的做法,将会通过这次会议的举办分享到全球,进一步提升社会各界对湿地在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重要性的认识。
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副司长傅小锋指出,湿地的生态状况直接影响着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直接关乎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十三五”以来,科技部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实施投入了约1.2亿元研发经费,围绕湿地保护修复,部署实施多个重点研发项目,为湿地生态保护的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提供了强大的科技助力。未来,湿地科技发展应着眼于蓄力研究湿地助力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途径、大力加强健康湿地及其重要价值的科学普及等方面,继续为湿地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司长郝育军表示,中国政府对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高度重视,近十年来,在立法保护湿地、完善湿地保护修复制度体系、推动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湿地国际履约和相关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后将加快构建湿地科技创新体系,为科学推进湿地保护、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林科院院长储富祥表示,中国林科院作为林草科研国家队,目前全院有三个研究所在开展湿地科学研究,涉及湿地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湿地与气候变化、红树林保护等20余个研究领域。国家林草局在中国林科院建立的中国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中心,编制了全国湿地定位观测站发展规划。现已建设了四川若尔盖、海南东寨港、北京汉石桥等7个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覆盖了几乎我国所有的重要湿地类型。
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崔丽娟研究员宣读《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全球倡议》。宋平 摄
本次论坛由科学技术部社会发展科技司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学技术司共同指导、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和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主办,会上,中国林科院副院长崔丽娟研究员宣读《强化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支撑全球倡议》,并正式对外发布。《倡议》呼吁,倡导近自然的湿地保护和修复理念,加强湿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研究,推动跨区域联合性湿地大科学计划,构建全球湿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合作机制,促进高新技术在湿地领域的应用,以及提升湿地科技在社会发展中的影响,为全球湿地生态保护和管理提供高质量服务,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会议期间,还围绕“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的湿地保护与恢复”主题,崔丽娟与世界自然保护联盟驻华代表张琰、湖北省林业局副局长宋丛文、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副院长黄凌风、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副所长武海涛等4位嘉宾,分别就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的设计初衷、构想,以及在湿地保护方面的实践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分享。
科普时报讯(陈玉洁李雪娇万宇轩记者胡利娟)11月12日,“科技支撑湿地生态保护及国际履约论坛”在北京...
CRISPR个性化疗法获重大进展科技日报北京11月10日电(记者张梦然)非病毒工程改造的免疫细胞可用于个性...
图1为岩鸽标本。图2为万林艺术博物馆基本陈列“生命与环境”展厅一角。熊曼洁摄2013年,为庆祝武汉大学...
2022年11月12日,天舟五号货运飞船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记者郭程摄11月12日,长征七号遥六运载...
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和圣路易斯退伍军人事务部的研究人员发现,反复感染新冠病毒会导致多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