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 > 正文

环球今头条!“白鱀拜江”何时重现

  • 2022-08-30 15:48:29 来源:科普时报

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又名白鳍豚、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等,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其个头巨大,体重可达200多千克。

然而,由于生存环境的影响,作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白鱀豚,已成为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少的一种,也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动物之一。

白鱀豚 (图片由张春光提供)


(相关资料图)

家在长江,喜欢群居

自古以来,白鱀豚就居住于长江,从湖北宜昌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的长江入海口,洞庭湖、潘阳湖也包括其中,全长约1700千米的滚滚长江中都曾有它的身影。

在长江中,白鱀豚还是个大个头,身长1.5米—2.5米,重量可达100—150千克,最重的达到230千克。它的外貌很有特色,体型为纺锤形,全身皮肤裸露,且光滑,背面一般呈浅青灰色,而腹面则呈洁白色,当受到阳光照耀时更显光亮。

白鱀豚喜欢群居,常常三五成群活动,一般都是活动在江心主流区。食物以鱼类为主,有时也吃少量的水生植物和昆虫。

白鱀豚呼吸是用肺进行的,每隔一两分钟就要将头顶和呼吸孔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换气有时也会喷出水花。在天气闷热时,或要下暴雨时,它们会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人们将此情景称为“白鱀拜江”。

然而近年来,白鱀豚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在一些区域中已经消失,人们再也难以见到“白鱀拜江”的场景。

生存状况堪忧,难以寻觅

白鱀豚,你在哪里?人们热情地呼唤,并于长江中苦苦搜寻,但结果却令人揪心。

通过一组数字便可得以证明:1980年代初,白鱀豚有400多头,1990年调查时还有200多头,到了1995年,尚不足100头。

1997年11月,我国调动300多名专业人员,进行了一次大规模考察,结果在长江口至宜昌约1700千米的长江干流江段和鄱阳湖、洞庭湖及其主要支流,共发现白鱀豚13头。此后1998年和1999年,均采用同样的方法,但重点考察部分主要江段,考察的最终结果分别为4头和5头。

在长江里,白鱀豚已难以寻觅到踪影,那么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它们的生存状况又是怎样呢?

最幸运的是饲养在湖北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淇淇”,它在这里生活了22年零6个月,成为世界唯一一头人工饲养下生存最长的白鱀豚。

然而,从“淇淇”于2002年7月14日去世后,再也没有人工饲养白鱀豚的记录。

白鱀豚这个物种比大熊猫更珍贵,它在长江水域生活了2500万年,国际上称之为“旗舰种”。为了找到它,2006年11月初,由中、美、日等6国科学家组成的考察队,从湖北武汉出发,在长江中下游往返3336千米,为期38天,想要确定这个物种的处境。

但搜寻结果令人沮丧,除了两次疑似白鱀豚的事件外,并没有发现其踪迹。

应急保护已到位,只欠“东风”

2007年,有中外野生动物学家联合声明,白鱀豚已经功能性灭绝,之后虽然不断有消息称有人发现白鱀豚踪影,但是没有一次有确凿证据。

功能性灭绝,是物种灭绝的先兆。若不及时抢救,该物种危在旦夕!

抢救白鱀豚的行动正在积极进行中。我国已经制定了以发现白鱀豚、加强长江淡水豚栖息地保护为目标的应急保护工作方案,一旦发现白鱀豚的存在,将按照《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要求,立即启动白鱀豚应急保护计划并实施专项救护行动,而且还会严格划定保护区实施特别保护等。

此外,我国还建立了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相继发布了保护条例、通令、布告等,并建立了湖北石首天鹅洲和湖北洪湖江段两个国家级白鱀豚自然保护区,此外,还建有湖北监利、湖南城陵矶、江西湖口、安徽安庆、江苏镇江5个保护站。但是如果白鱀豚已经真的灭绝了,那么实施再好的保护方案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标签: 野生动物 长江中下游 水生生物

推荐阅读

环球今头条!“白鱀拜江”何时重现

白鱀豚是我国特有的淡水鲸类,又名白鳍豚、白鳍鲸、白鳍、白旗、白夹、青鳍等,仅产于长江中下游,其个...

世界快报:水利部印发通知 确定七省份为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

人民日报记者王浩近日,水利部印发《关于做好第一批省级水网先导区建设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天天观热点:四川省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应急响应级别下调至二级

总台记者蒋林黄鹂据四川能源应急办消息,因近日四川省气温下降,降雨增多,流域来水逐渐增加,供电能力...

全球快看点丨中国空间站问天舱实验进展顺利 植物生长状态良好

总台央视记者帅俊全张春玲赵迎晨郝亮8月29日,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暨空间站高等植物培养实验阶段性进展...

今日快讯:北方降雨频繁凉意加重 新一周南方高温逐渐消退

未来几天,我国维持降雨频繁的天气格局。其中今天(8月28日),强降雨主要出现在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