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新 > 正文

焦点快报!原始胴甲鱼化石解析鱼类祖先“鳞次栉比”的奥秘

  • 2022-06-15 05:49:00 来源:中国科普网

鱼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体表覆盖的鳞片,这些鳞片承担了防御、进攻、摄食、过滤、感觉、保护躯体免受磨损和防止寄生虫等功能。鳞片按照一定的生长模式整齐地排成鳞列,此即为成语“鳞次栉比”的出处。

鳞片和鳞列形态是对化石鱼类进行分类、推测身体结构、生活方式和彼此亲缘关系的重要证据。6月14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科研人员使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技术,对西屯副云南鱼正模保存的鳞列进行了详细重建,获得迄今最完整的胴甲鱼高清鳞列及鳞片三维形态,为揭示早期有颌脊椎动物性状演化序列提供了关键证据。

研究成果以“有颌脊椎动物根部的鳞列与鳞片形态学”为题日前Nature-index刊物《eLife》上发表,并被遴选为“eLife digest”特别报道。南京大学生物演化与环境科教融合中心博士研究生王雅婧为论文的第一作者,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院士为论文的通讯作者,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的资助。

西屯副云南鱼生态复原图。(杨定华绘)

盾皮鱼类是最原始的有颌脊椎动物,因此学者们很关注它们鳞片和鳞列的形态。完整的盾皮鱼鳞列比硬骨鱼类和软骨鱼类的鳞列更为罕见。云南曲靖下泥盆统洛赫考夫阶西屯组(大约4.1亿年前)是著名的早期鱼类化石产地,其中保存有十分丰富的盾皮鱼类鳞片微体化石。但由于缺乏完整的鳞列,导致这些大量零散保存的盾皮鱼鳞片难以得到分类鉴定,提供的信息十分有限。

胴甲鱼类是盾皮鱼类最原始的分支,是最早为科学界所知的古生物类群之一,但早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晚泥盆世较为特化的属种上。上世纪下半叶开始,我国发现的云南鱼类等原始胴甲鱼类掀起了胴甲鱼类研究新的热潮,但直到90年代才发现了保存完整的云南鱼类标本——西屯副云南鱼(Parayunnanolepis xitunensis),至今副云南鱼仍然是云南鱼类中保存最完好的属种。

副云南鱼化石扫描结果展示了最原始有颌脊椎动物的完整鳞列。它的背鳍和尾鳍都被厚重的膜质鳞片完全覆盖。扫描显示,副云南鱼鳞片形态具有相当大的分异度,以及复杂的区域分化。同一个体的鳞片在轮廓、膜质骨表面纹饰、冠部比例、覆压方式、大小等形态特征上展现出极大的多样性。此外,沿着身体纵轴向后,鳞片在不同区域展现出不同的梯度特征,特别是侧鳞沿着身体纵轴向后鳞片逐渐变大,这与绝大多数硬骨鱼相反,并且鳞片由彼此强烈覆压(硬骨鱼鳞片普遍特征)逐渐转变为不覆压(软骨鱼普遍特征)。有意思的是,上述鳞列的分化情况在胴甲鱼类进步类群化石中发生了简化,只有在胴甲鱼类的原始类群中才能观察到这些现象。已知鳞片分区的简化也分别独立地发生在软骨鱼支系、硬骨鱼中的肉鳍鱼和辐鳍鱼支系中。因此,副云南鱼就成为了解有颌脊椎动物祖先鳞列格局最重要的一扇“窗口”。


(资料图)

副云南鱼完整鳞列还为鳞片微体化石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研究团队以副云南鱼鳞列为参考,在副云南鱼同一采样点和层位处理、挑样并鉴定出了一批云南鱼类鳞片微体化石。组织学研究表明,大多数云南鱼类鳞片不具有发达的中间疏松层(由带血管的骨质构成),这可能代表了有颌脊椎动物鳞片的原始特征。

标签: 脊椎动物 微体化石 中国科学院

推荐阅读

焦点快报!原始胴甲鱼化石解析鱼类祖先“鳞次栉比”的奥秘

鱼类最显著的特征之一就是体表覆盖的鳞片,这些鳞片承担了防御、进攻、摄食、过滤、感觉、保护躯体免受...

要闻:科技助力考古,数字技术揭开三星堆文物惊艳面纱

科普时报讯(记者陈杰)近日,三星堆遗址祭祀区考古发掘工作发布阶段性重大考古成果,进一步揭开三星堆...

当前焦点!神秘“轴向希格斯模式”新粒子发现 有助解释暗物质

被称为“轴向希格斯模式”的新粒子是定义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粒子的磁性相对粒子。图片来源:《自然》网...

要闻速递:表达基因的首份综合功能图谱发布—— 将人类基因与其功能一一对应

数据可在韦斯曼实验室网站上获得,供其他科学家使用。艺术图喻示一个人进入基因功能图谱数据库。图片来...

当前资讯!灵敏度比真实的高千倍 “智能皮肤”可探测微生物

“智能皮肤”可同时对力、水分和温度的影响作出反应,并发出相应电子信号。图片来源:《新闻周刊》网站...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