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知天文天象,除了仰望星空,还可关注一下他们。
去年12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下简称“国家天文台”)官方账号提前预告了天象“贺岁大片”——双子座流星雨的观看时间,引来无数天文爱好者的关注。不必担心读他们的科普文章会让人“昏昏欲睡”,谁能想象《最耀眼的恒星“烟花秀”》《月亮“脸红了”》是在讲述神秘的天文现象呢?
星空皓月尽收眼底,正是天文科普的魅力所在。
科研人员“轮值”做科普
为做好科普,国家天文台设立了科学家轮值机制,轮值团队成员都是妥妥的天文大咖,涵盖天文相关的各个专业领域,超过200位科研人员为官方账号撰写了500余篇文章。
“让我们的研究员当轮值主编,邀请全国的科研人员参与到科普文章的写作中,这是让公众获取天文前沿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国家天文台信息化与科学传播中心主管袁凤芳告诉科普时报记者。
同时,科研人员也成为参与科普视频制作的主体。正是由于这些天文大咖的群策群力,国家天文台的各个视频平台上,播放了不少科普视频,包括天文前沿知识的解读、望远镜的操作、天文系列课程等。去年5月,国家天文台主办的多地联动直播月全食活动累计观看量超过8000万人次。
“我们的出发点是希望天文科研人员,可以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分享给大众;也希望通过科普工作,让大众对天文知识感兴趣,通过官方渠道获得天文前沿知识。”袁凤芳说。
天象观测科普更受青睐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等大科学装置,都是国家天文台拥有的一流的科研设施;兴隆光学天文观测基地、怀柔太阳观测基地、国家天文台密云站FAST观测基地等众多野外台站,向来是进行“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和青少年科学教育的重要场所。
袁凤芳发现,大众对自己可以参与观测的天象活动比较感兴趣,特别是日食、月食、流星雨发生的时候。“我们曾举办过一次回望月球的活动,让大众拿出自己的望远镜分享给路过的陌生人观看,全国各地的天文爱好者反响热烈。”袁凤芳说,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天文科研成果,比如黑洞照片的呈现,猎户座的参宿四可能会爆发等也都获得大众点赞。
但类似这样的天文科普活动受天气影响较大,一些极少见的重大天象也会经常因为天气不佳导致活动效果打折扣甚至是观测失败。“最难忘的一次是我们和央视合作的2020年日环食多地联动直播活动。虽然各方面的准备都很到位,但因天气多云,很长一段时间并没有观测到日食的画面,这种情况,就只能靠直播现场的专家通过介绍日食相关知识讲解来支撑。”袁凤芳坦言,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文章的同时,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给公众科普科研成果,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精力。
“行”远而渐至深处
一直以来,国家天文台致力于打造优质天文科普产品,积极推动天文科学传播工作。“科普工作是一件‘行’得越远越能看到收益的事。这种收益不是指马上就能拿到多少钱,而是科普对象可以从中获益,进而提升全民科学素养。”袁凤芳说,随着国家越来越重视科普,已经有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天文科普工作中来,公众获取科普知识的途径也更多样化。
袁凤芳透露,今年,国家天文台除了出版天文科普书籍,还会举办“青少年FAST观测方案征集”活动,面向全国中小学生征集利用FAST进行科学观测的设想方案,遴选具有科学创意的方案由天文学家指导并实施观测,提供更多机会让科学家与青少年科技爱好者进行交流合作。让青少年自主设计FAST中国天眼的观测方案,亲身参与到天文学家使用FAST的日常。
科学家如何研究遥远的恒星?闪耀的星星们也有出生和死亡?暗物质和暗能量如何影响宇宙的演化?在国家天文台的科普平台上,展示的不仅是宇宙的浩瀚,还有人类不竭的好奇心与进取心;打开的不仅是公众无穷的想象,还有渐行渐近的新视界。
预知天文天象,除了仰望星空,还可关注一下他们。去年12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以下简称“国家天文...
科普时报记者胡利娟据《2021年大气环境气象公报》显示,2021年我国共出现13次沙尘天气过程,较2020年偏...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2022年4月7日7时47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丙遥三十八运载火箭成功...
中国科普网讯(记者毛梦囡)甲骨文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古老、成体系的文字,因契刻于龟甲、兽骨之上而得名...
最近,一种名为“灌肤”的皮肤深层排毒、清洁项目在国内一些平台火了起来。不少美妆达人疯狂“安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