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向世界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以来,“碳汇”“固碳减排”“碳排放权交易”等概念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双碳”成为高频热词。
作为生态系统的一种自然属性,碳汇的生态服务价值并不等价于产品的交易价值,这使得社会资本趋向成本较高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但对以生态保护修复的生态系统固碳的投资积极性却并不高。
不仅如此,在碳交易市场中,控排企业把碳汇作为碳配额交易的一种补充,其市场份额、价格和交易量也未充分体现出碳汇对“双碳”目标的作用和贡献大小。这不利于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究其原因,人们对碳汇的概念、功能、机制及其作用大小的认知偏差是其中重要一方面。
生态系统不仅是碳汇也可能是碳源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出现“森林碳汇”与“林业碳汇”概念的混淆,甚至在学术交流中不乏出现两个概念的混用和乱用现象。这不利于公众对碳汇的科学认知。
碳汇的本义是指从空气中吸收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以及机制等。当前,在生态学领域,人们对碳汇的理解主要是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吸收固定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功能,而在经济学领域,碳汇于市场来说是一个个交易的碳汇项目,是按照一定方法学,通过第三方审定、核证并获得核证减排量备案后,在国家指定交易机构进行交易的过程和机制。如,“森林碳汇”多指森林的碳汇功能,“林业碳汇”的概念则更多应用于碳交易。
发挥市场的激励调节作用,有助于调动人们参与植树造林等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的碳汇能力。但目前,生态系统碳汇交易与开发机制设计是以抵消企业减排为目的,并没有充分体现出促进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功能,其价值被低估。另外,相较于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固碳,通过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来提升碳汇,对我国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科普宣传的力度明显还不够。
生态系统不仅是碳汇也可能是碳源。实现“双碳”目标,主要是节能减排和增加碳汇两种途径。通常人们能够意识到陆地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和价值,却容易忽视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管理不善,也会造成碳泄露,引起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如森林砍伐、草原退化、湿地污染等,会导致大部分贮存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碳分解释放到大气中,成为碳源。
陆地生态系统碳库约为大气碳库的3倍
“双碳”目标的实现无法一蹴而就,涉及能源、工业、消费、生态等多领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生产生活方式转变,需要科学制定行动方案。因此,我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并出台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森林、草原、湿地等陆地生态系统源于其具有固碳增汇功能,且碳库约为大气碳库的3倍,成为减缓大气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和全球气候变暖的有效途径,也是目前最为经济、安全、有效的固碳增汇手段之一。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正式启动,我国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有研究显示,企业对碳汇的认知度与其对碳汇的需求呈正相关性。企业购买碳汇抵消其碳排放的积极性越高,将进一步扩大生态系统碳汇的需求。而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其生存和发展受到相关利益者的制约与影响,相关利益者既包括制定政策的决策者、商业合作者,也包括社会公众。因此,大力科普和宣传碳汇在“双碳”目标中的作用和价值,将有利于公众对生态系统碳汇的认知和参与,让“国家自主贡献”真正成为“全民自主贡献”,进而顺利兑现我国在国际社会作出的减排承诺,展示负责任大国形象和担当。
实现“双碳”亟需科学传播全民参与
让全民参与到“双碳”战略目标的实现进程,碳汇科普教育和宣传的理念、方法、形式等,要多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科学界定生态系统碳汇的定义和内涵。探索将基于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开发的碳汇项目定义为“碳汇产品”,作为生态产品的一种重要类型,阐明其自然属性和社会经济属性,而区别于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的概念。这有利于公众对碳汇相关概念和词汇的理解与接受。
二是科学传播生态系统碳汇的作用和价值。紧跟碳汇相关学科最新研究进展,充分了解各行各业关切,既要跟踪生态学家对生态系统碳汇潜力的监测评估结果和预期,也要了解经济学家对生态系统碳汇在企业碳减排抵消机制中的配额分析,更要站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视野上,向政策制定者和社会大众传播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对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意义。
三是完整、准确、全面理解碳汇在“双碳”目标中的地位。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充分认识人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互依赖性,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巨大碳库,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碳汇在缓解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作者系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工程师)
自我国向世界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国家自主贡献...
如何拯救衰老?衰老的秘密是什么?在这些问题上,科学家们不遗余力地探索答案。有假说指出,限食条件下...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自主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首席科学家罗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中山...
银,元素周期表第47号元素,是我们很熟悉的贵金属,仅次于金。它的开采、精炼和使用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聂琳娟在传播水利测量科普知识。(图片由作者提供)“‘大禹治水’如果用到你们的水测技术,是不是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