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科幻电影成真了 人类今天正式向外星开炮

  • 2021-11-25 17:53:27 来源:好机友

最近一阵子,机哥在看Apple TV+新出的电视剧《基地》,当看到星际战舰能一下子摧毁一个星球的时候,我就在感慨:

“也就是科幻片敢拍,现实中想要摧毁一个行星,哪有那么简单啊。”

谁知道,今天发生了一件大事,让机哥觉得,原来这事情距离我们也没有那么遥远。

今天下午2:21,全人类第一个「行星防御测试任务」正式启动。

这名字,机友们是不是听起来觉得有点中二?甚至觉得像是游戏、电影里神神叨叨的名字?

然而,如果今天下午看了直播的同学,可能就不会这么说了:

火箭在2:21成功发射,「动能撞击器」现在已经直奔一颗小行星去了。

由于这是人类第一次挑战天外行星,机哥觉得非常值得拿出来说说。

机友们肯定好奇,好端端的,为什么要对别的行星动手呢?

大家小时候,应该没少听说恐龙灭绝的故事。

在大约6500万年前,恐龙是当时地球上霸主级别的生物。却几乎在一夜之间,整个种族灭绝了。

科学家推测,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撞击地球,导致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都在短时间内灭绝了。

因此,来到现代文明的社会,就有不少科学家担心,万一事件重演呢?

万一哪一天,又有一颗小行星直直冲向地球,岂不是威胁到全人类的安全?

因此,国内外的科学家,在很久很久之前,就已经希望探讨出一套行星防御的手段。

可能受限于当时的科技,行星防御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

一直到今天,我们人类终于要走出第一步,进行实践啦!

今天这项行星防御测试任务,全名叫做: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简称DART

听起来,好像很复杂的样子,实际上机哥一句话就能总结完:

用火箭发射个名为「动能撞击器」的航天器上太空,直直撞去一个小行星。

机友们看到这里,可能已经开始想象,把那个行星炸成一片片碎片的画面。

我要先劝大家现实点。现在才2021年,不是2221年,人类的科技还没到能一下子摧毁一个行星的地步。

这次的DART任务,目标比较简单,只要通过撞击,让那个行星偏离它的轨道,就算任务成功了。

辣么,是哪位幸运的小朋友,被科学家挑中呢?

喔,这次幸运儿,名字叫做「迪莫弗斯」。

它本身对地球没什么威胁,但是各项条件都符合需要测试的内容。

比如说,它的“身高”,符合入选的要求。

在科学家看来,宽度在140米~1000米之间的小行星,对地球的危险是最大的。迪莫弗斯,就属于这一类。

综合所有因素后,迪莫弗斯就被科学家挑中,作为这次「行星防御测试任务」的目标啦。

而它在明年9月底、10月初的时候,将来到距离地球最近的位置:大约1094.35万公里远。

所以「动能撞击器」选择今天发射,科学家是计算好路程与时间的。

到明年9月底或10月初,动能撞击器将完成它使命:撞向迪莫弗斯。

或许,当机友们看到它俩的体积对比时,会想起一个成语「以卵击石」。

迪莫弗斯的横截面积,足足是两个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动能撞击器的横截面积,可能相当于足球场上的一个人……

但是,大家不要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速度。

在撞击前4小时,动能撞击器将进入倒计时,把头转向迪莫弗斯。

然后以每小时24140公里的速度,冲向迪莫弗斯,以一己之力改变比自己大好多好多倍的行星的运行轨道。

而它身上的相机,将记录下它“人生”的最后一刻。这些数据传回地球后,将用于日后真正威胁到地球时的情景。

听到这,机友们是不是觉得这个故事听起来有点悲壮,颇有点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味道。

但对于人类来说,它的“牺牲”,意义非常重大。

这次任务有关的工程师是这么总结的:

DART的观测结果将是首次真实的小行星撞击数据,未来的行星防御者可以将这些数据输入到模型中,得出可以用多大体积航天器,采用多快的速度,才能足以抵御一颗小行星。

也就是说,这次的动能撞击器就是一个mini版。当真的有威胁的时候,科学家就能做出一个Pro Max版,迅速进行回击。

或许,以目前人类的科技水平,通过撞击改变小行星的轨迹,是最简单的法子。

实际上,过去这么多年来,行星防御科学家提出的构思,远远不止这一招。

只不过有一些,目前想要实现,还是太难了。

像每隔两年,都会举办一个「行星防御会议」。会上可能会讨论大家又想出什么新招,然后进行案例模拟。

今年这一届行星防御会议,就模拟了一颗直径大概是140米的小行星,假如撞击德国、捷克共和国、奥地利等地区,这可咋整?

据说,它撞击地球所释放出的能量,相当于3千万吨的TNT同时爆炸。

(模拟,请勿当真)

科学家们,在短短几天,想出了很多种法子:拦截小行星以引导它偏离轨道、用核武器粉碎它、引力拖拽……

只是今年得出的模拟结果是:以目前的能力,我们将无法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发射任何航天器。所以最紧迫的事情,是赶紧疏散那个地区的居民。

害,还好这个只是模拟,并不是真的。

所幸的是,目前现实世界中,还没真正观察到具备威胁的小行星。

时间还算充裕,科学家们干脆就“大开脑洞”。

菲利普·鲁宾教授,想出一招:用装满炸药的、一个阵列的穿透棒,打入小行星内部。

然后就能把小行星,炸成直径不超过15米的小碎片。因此对地球的威胁,大幅减小。

机哥想了想,这个想法看着挺炫酷,实现起来一点都不简单。

首先是需要制造那么多根炸药,然后把它们送上太空,还得打进小行星内部……

无论哪个环节,听起来就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事。

这么一想,今天的「动能撞击器」方案,或许还真是目前最有效的法子。

其实,像咱们中国,也有类似的计划。

今年4月份的中国航天日,国家航天局局长才表示:中国航天,将论证实施「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

机哥瞧见,国内有科学家提出了「航天器火箭末级组合动能撞击方案」,简称「末级击石」

我们每次发射火箭上天,火箭末级都很可能成为太空垃圾。所以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就在想,能不能把它们利用起来呢?

于是,他们想到了,可以用于防御小行星:

火箭在携带航天器一起进入深空逃逸轨道后,火箭末级与航天器不实施“星箭分离”,而是由航天器操控火箭末级组合体去撞向邻近的危地小行星,从而充分利用火箭末级的剩余能量,实现撞击小行星偏转轨道的目的。

也就是用尽火箭最后一点力量,来撞击小行星。

所以说,国内外的科学家,其实都想到一块去了:撞击小行星,是目前最好使的招数。

机哥在这次DART的纪录片里,看到科学家给自己安了个名头:「行星捍卫者」

换作以前,机哥听到这个名字,会觉得非常中二。但真正了解之后,肃然起敬。

他们的工作,并不是一下子就能出成绩。或许在几十年、几百年后,才能派上用场。

但就是这些默默无闻的人,努力想保护全人类呀。也是他们,把科幻电影里的场景,一点点变成现实。

标签: 小行星 行星 科学家 火箭 航天器 地球 撞击器 迪莫弗斯

推荐阅读

一口500亿活性菌 真能促消化?丨凰家实验室

喂,三点几嚟,喝口乳酸菌先啦。

俄媒:印度航天机构成功为其载人航天任务测试低温发动机

目前,仅有三个国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拥有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现实版《钢铁侠》!山东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出院

他使用也是“中国造”人工心脏。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500万,这些不良习惯速改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500万,这些不良习惯速改

刚刚通报!这里发现1例阳性

刚刚通报!这里发现1例阳性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