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实验室里,一只小鼠刚刚“下班回家”。它经历了一些刺激(例如轻微的电击,或是被迫游泳),此刻压力山大。“家”里的另一只小鼠是已经与它相伴了好几个礼拜的室友,彼此非常熟悉。现在,作为室友的小鼠很快就感受到了同伴的焦虑,它很快凑了上去,开始给回家的小鼠梳理和舔毛。
这种友好的身体接触起到了有效的安慰作用。研究人员检测发现,被梳理和舔毛之后,小鼠的焦虑程度大为降低。
▲受到压力刺激的小鼠回“家”后得到了同伴的频繁理毛(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这一幕发生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Weizhe Hong教授的实验室里,研究人员正在研究为什么动物会安慰焦虑的同伴。
最近,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
小鼠和很多其他哺乳动物、鸟类一样,会在同伴受到刺激后,做出为对方理毛(allogrooming)的动作,用研究者的话来说,这属于“亲社会互动”(prosocial interaction)。而在人类社会中,亲社会互动就更常见了,比如轻拍、摸头、拥抱,都是我们常为他人提供精神安慰的动作;当然,人类还有分享、捐赠、甚至自我牺牲等更复杂的益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
要理解人类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复杂的决策,神经科学家决定先从解码动物为对方理毛的神经基础开始。
▲这项研究的通讯作者Weizhe Hong教授致力于研究社会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图片来源:UCLA官网)
在上面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嗅觉强大的小鼠来说,它们靠“闻”到同伴的气味来感知对方的焦虑。如果把压力的气味通过拭子转移给没有受刺激的小鼠,后者也会得到被同伴理毛的待遇。
接着,研究人员使用微内窥镜钙成像(microendoscopic calcium imaging)技术,找到了小鼠编码为对方理毛行为的脑区,内侧杏仁核(MeA)。这个脑区的功能之一是处理具有社会意义的嗅觉刺激,当同伴不焦虑和焦虑时,小鼠的MeA神经活动有着显著变化。
进一步通过光遗传学等技术深入研究MeA中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功能,研究人员鉴定出了起关键作用一组特殊神经元。这些神经元的特点包括以抑制性的GABA为神经递质,表达神经肽Tac1,把信号传递到下丘脑的内侧视前区(mPOA)。当人为抑制这一小撮神经元的活动,小鼠会突然停止安慰它们的同伴;而一旦人为激活这组神经元,小鼠会更积极地为同伴理毛,甚至在同伴没有压力时也会去爱抚对方。
▲人类还会通过给其他动物理毛来给自己缓解焦虑,这可能是另一个未解之谜?(图片来源:123RF)
综合这些发现,研究人员从最基本的神经生物学层面上揭示了小鼠如何进行亲社会互动,最终帮助同伴缓解压力。
在小鼠脑中发现的这一系列过程很可能与人类并不一样,毕竟我们的行为可能更多取决于后天学习,嗅觉扮演的角色也不如在小鼠中重要,然而人类也表现出类似的行为倾向来关心和安慰同伴,或许控制人类互帮互助的神经环路并没那么独特。
参考资料:
[1] Ye Emily Wu et al., (2021) Neural control of affiliative touch in prosocial interaction. Nature. Doi: 10.1038/s41586-021-03962-w
喂,三点几嚟,喝口乳酸菌先啦。
目前,仅有三个国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拥有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他使用也是“中国造”人工心脏。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500万,这些不良习惯速改
刚刚通报!这里发现1例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