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资讯 > 正文

早起比熬夜更可怕?更伤身?

  • 2021-11-01 17:53:28 来源:科普中国网

大家都知道熬夜对身体有危害,但也有两种说法:

早起比熬夜更可怕

早睡早起一定比晚睡晚起好

那早起比熬夜真的比更可怕?科学吗?早睡早起好,还是晚睡晚起好?

这篇文章,就带你了解一下真相。

早起、熬夜会对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良好的睡眠是保障身心健康的一个关键因素。

大家都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早睡早起身体好。

事实上,早起和过早起床是不同的概念。

过早起床和熬夜一样,都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产生睡眠剥夺的症状。

急性睡眠剥夺会产生头痛、头晕、注意力下降、烦躁等症状。

长期睡眠剥夺会导致身体免疫功能失调,患消化道疾病、肥胖、心脑血管病、痴呆、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

早起比熬夜更可怕?更伤身?

在大家的常识里普遍认为,早起比熬夜更健康。

但美国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研究参与者的睡觉时间都是4小时,23:00-3:00睡觉的志愿者第二天的状态比3:00-7:00睡觉的志愿者状态糟糕。

过早起床的危害不亚于熬夜。注意,这种早起是指那些睡眠时间不足的人。

可能的原因是:

过早起床的人睡眠中断往往是突然的。

后半夜非快速眼动睡眠会大大减少,主要为快速眼动睡眠。睡眠的突然中断导致睡眠惰性(起床气),睡眠惰性是发生在睡眠之后的一种负性情绪,表现为起床时昏昏沉沉、认知能力下降、情绪低落,严重者可有方向感障碍或意识混乱。睡眠剥夺还会加重睡眠惯性带来的不适感。

过早起床的人体内皮质醇水平更高。众所周知,皮质醇是一种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

因此,过早起床的人更容易患肌肉疼痛、头痛。皮质醇使人对外界刺激的警惕性增高,也更容易烦躁和疲惫。

过早起床的人很容易疲劳。因为白天较长,午餐和午休的时间也相对较短,更容易出现疲劳。晚上就会更早的躺下,这样会出现睡眠昼夜节律紊乱。

早睡早起好,还是晚睡晚起好?

每个人的睡眠模式不同,有喜欢做晚睡的“夜猫子”,有喜欢做早起的“早起鸟”。这主要取决于基因、生活和工作习惯。

晚睡与多种疾病有关,包括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心理疾病、猝死等。

晚睡会导致睡眠时间不足。大多数人不能做到时间自由,即使晚睡了第二天白天也得去上班。

此外,晚睡可能会导致睡眠昼夜节律紊乱。

夜间电子屏幕的蓝光会影响褪黑激素的分泌,长期熬夜会形成睡眠昼夜节律时相延迟。

相反,早起有很多好处。

早起可以去运动健身,可以给自己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也可以给白天的工作做一个好的计划。

早起的人头脑更为清醒,还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日光照射。

研究表明,早睡早起可以降低23%的抑郁风险。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其睡眠节律一定要和昼夜节律保持一致,否则,身体可能会出现问题。

如何科学地熬夜?

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可能面临着不得不熬夜的情况,选择熬夜处理还是凌晨早起呢?

事实上,只要能保证7到9个小时的睡眠时间,这两种方法都可以。

习惯熬夜的人通常在晚上效率更高,因为晚上相对更安静。习惯早起的人可能觉得早上状态更佳。

熬夜期间应该多喝水,避免久坐。

熬夜加上久坐很容易形成下肢静脉系统血栓;多饮水,适时活动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

熬夜后,尽量不要开车。睡眠剥夺会导致注意力下降和烦躁,容易引发路怒症和交通事故。

熬夜后,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亢进,引起胃酸分泌过多,容易发生溃疡及浅表性胃炎。尽量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粥类、面汤等非油炸食物。

不要剧烈运动。熬夜后身体机能下降,剧烈运动会出现晕厥、心律失常等意外。

不建议过多补觉。补觉要适度,补觉时间过长会引发第二天失眠。

可以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加速血液循环,有利于舒缓情绪和加速血液中废物的代谢。

如何拥有高质量睡眠?

高质量的睡眠主要取决于足够的睡眠时间和良好的睡眠节律。

成年人每天应该保证7-9小时的睡眠时间。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午睡时间不要过久。睡前不宜暴饮暴食、不宜接触烟酒茶,不宜在睡前看手机和电脑等。

坚持日常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

如果有失眠、早醒、打呼噜等睡眠障碍应该及时就诊。

标签: 睡眠时间 昼夜节律 皮质醇 心脑血管病 身体 熬夜 睡眠

推荐阅读

一口500亿活性菌 真能促消化?丨凰家实验室

喂,三点几嚟,喝口乳酸菌先啦。

俄媒:印度航天机构成功为其载人航天任务测试低温发动机

目前,仅有三个国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拥有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现实版《钢铁侠》!山东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患者出院

他使用也是“中国造”人工心脏。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500万,这些不良习惯速改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500万,这些不良习惯速改

刚刚通报!这里发现1例阳性

刚刚通报!这里发现1例阳性

猜您喜欢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注明"转载来源"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亚洲科技网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烦请联系。 联系方式:8 86 239 5@qq.com,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业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