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与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签署的科研成果所有权处分协议中既可以约定完成人持有85%的份额,也可以赋予成果完成人不少于10年的长期使用权……
这是已实施9个月的《深圳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办法》中的部分新规。
“它拓宽了成果转化的渠道,加快了科研成果的市场化进程。”10月10日,深圳大学技术转化中心主任徐艳丽告诉记者,通过明确科研人员与科技成果之间的责权利,科研人员开展技术攻关的劲头更足了,“今年学校技术成果转化的总金额已接近1000万元,比去年翻了两番”。
立法
让科技创新“畅”起来
深圳大学的改革是深圳在落实“优化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制”这一综合改革试点授权事项过程中的一个缩影。通过搭建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市场和生态体系,深圳正全方位强化科研机构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能力建设。
其中,2020年11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为深圳优化科研机构技术转移机制构筑了健全的政策支持体系。结合深圳实际,条例作出不少鼓励和保护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制度设计。
赋权
让成果转化“跑”起来
在落实《深圳经济特区科技创新条例》过程中,深圳制定了相关方案,还选取了37家科研院所、医疗单位和国有企业实施新的成果转化激励方式,先赋权后转化。深圳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也被列入广东省“高校和科研院所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试点”。
深圳大学材料基因工程研究团队研发的“易溶解型UHMWPE树脂低温纺丝技术”,可用于制造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今年4月,这项技术以300万元转让给山东一家公司进行产业化。按照新办法,学校决定赋予科研团队该科技成果85%所有权,而后采用现金与股权“混合制”的方式获取转让收益。按照协议规定,学校获得一次性转让收入的15%,科研团队则以255万元收益占有受让公司3%的股权。
这是深圳大学首个按照国家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的政策进行的科技成果转化。
据统计,深圳高校通过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开发和技术咨询等,已累计完成成果产业化合同数9322项,金额43.66亿元。
生态
让技术交易“火”起来
通过不断培育壮大技术转移转化交易市场,深圳已有备案的技术转移机构92家,其中国家技术转移机构11家,市级技术转移机构81家。
与此同时,深圳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去年11月揭牌的深圳大学创新验证中心是深圳首家高校创新验证中心,致力于为学校应用科技成果提供从技术到产品“最后一公里”创新验证、投融资等服务。成立当年,验证中心就完成了首批4项创新验证项目的征集、评审及合同签订工作。第二批已进入投资企业审核阶段。
在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中,深圳让技术成果在流动中自由生长。
目前,深圳有省级新型研发机构42家,其中,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累计孵化企业25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22家。而连续举办13届的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已累计吸引3万多个项目参赛,带动社会投资约63.2亿元,成为深圳促进技术转移和成果产业化的重要平台。
生态“活”了,交易也“火”了。今年1月至9月,深圳共认定登记技术合同9382项,同比增长25.95%;成交总额1269.73亿元,同比增长55.75%;核定技术交易总额1199.32亿元,同比增长48.73%。(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王海荣)
喂,三点几嚟,喝口乳酸菌先啦。
目前,仅有三个国家——美国、俄罗斯和中国拥有独立自主的载人航天能力。
他使用也是“中国造”人工心脏。
中小学生脊柱侧弯人数已超500万,这些不良习惯速改
刚刚通报!这里发现1例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