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至9月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合同数达到95项,合同金额突破5.45亿元。为解绑束缚成果转化手脚的“细绳子”,自去年11月以来,在国家及上海市相关部门的积极支持下,上海交通大学率先开展了科技成果转化的专项改革试点,改革成效已经显现。
在10月19日启动的2021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上,上海交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项目受到国家发改委重点推荐入选主会场展示。
构建成果转化“1+5+20”制度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是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方面,不同单位对制度文件理解不足,实际操作有障碍。国家各部委先后修订出台一系列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法律文件和行动方案。2020年9月22日,在考察上海交大期间,与院士、教授们就破除制约科技创新活力的障碍深入交流,指出:“粗绳子已经不多了,细绳子还大量存在,严重束缚着科研人员手脚,要统筹研究政策予以综合解决。”
学校针对上述“细绳子”问题,坚持“小切口、大突破”,制定并上报试点方案。国家发展改革委11月12日印发《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正式启动专项改革试点工作。希望通过2年专项改革试点,形成成熟定型、可复制推广的科技成果转化路径和模式。
目前,学校已全面启动改革试点工作,组成由校党委书记、校长担任特邀代表,分管副校长担任组长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领导小组,领导统筹全校技术转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挂靠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同时出台相关制度,构建完善成果转化“1+5+20”制度体系。
目前,学校已完成首批技术转移专员考核选拔,今年10月将启动技术转移相关高级职称竞聘。技术转移学历教育培养体系已经完成,2021年9月招收研究生已经完成,2022年招生简章已经发布。
创新技术转移机构监管、考核激励机制,完善投后管理流程,实现成果转化类投资企业管理新体系。形成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交大知识产权管理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上海交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地方研究院等全方位、多层次的校内外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现在完成了首批企业的合规性整改,为多创业教师开具合规企业证明,解除教师创业后顾之忧,第二批企业的合规整改在实质推进。形成了临港智能制造平台和“大零号湾”环交大科技园的创新创业特色模式,多家高科技企业正在积极筹备IPO。
注重辐射推广,构建“交大模式”
目前,学校成果转化改革影响已经显现,推广效应正在逐步放大。2021年5月28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2021-2023年)》,明确支持上海交通大学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加快大零号湾创新创业集聚区建设。
今年7月18日在全国国防科工成果转化政策宣贯大会上,学校作为唯一的系统外高校做专题报告介绍学校成果转化改革经验,交大模式已经在国防科工领域实现推广。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朱新远10月20日在活动周的全面创新改革交流研讨会上做专题发言,介绍该校成果转化改革支持创新创业的经验和举措。
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坚持与国家发展同向同行,服务创新型国家战略,努力构建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据悉,下一步,学校将紧抓科技成果转化专项改革试点契机,不断优化举措,同时通过实践和案例,不断深挖束缚科研人员的“细绳子”,加大推进力度,加快突破难点堵点,争取在试点期内高质量地完成改革任务。(顾志恒 高璐 科技日报记者 王春)
光伏因其有着零碳发电、绿色环保等优势,被视为未来能源系统的主力之一。光伏产业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能...
1月13日,位于苏州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的长三角创新医疗科技产业园正式启用,8家优质生物医药企业签约入...
1月12日,记者在南宁市五象新区大数据产业园区看到,广西目前等级最高的数据中心项目——中国移动(广西)...
1月10日,记者从省通信管理局获悉,我省2021年度5G网络建设工程已圆满完成,全面实现了乡镇以上和农村热...
日前,全球领先的科研和医疗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发布的题为《净零之路:全球清洁能源研究现状》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