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抗疫医疗队的医生和护士长时间穿着防护服不透气、闷热、大汗淋漓,给医疗工作带来很多不便。有没有可能让感温、感湿传感器从防护服还是织物的时候就融入其中,进而实现“空调”的作用呢?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团队研发的智能织物样品在湖北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技术创新中心成立活动上亮相。上万个纤维力传感器以阵列形式嵌入床单中,可以实现人体生理数据的感知。这一智能织物融合了材料、人工智能、医学和光电等多个不同领域的先进技术。
“源于临床,归于临床。医工交叉融合支持,放飞想象的未来,让一切皆有可能。”研发团队成员之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心血管内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周宁表示,作为临床医生,临床日常诊疗行为的直接参与者,对病人的痛点和医护的难点感受最为深切。如果辅助使用智能织物制作防护服,能够了解穿戴者体温,或是能够辅助降温可以让医护们远离闷热,智能织物作为载体的医疗装备,或许正好是解决难题的最优解。
据介绍,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材料、人工智能、医学和光电四个不同领域的青年科研工作者陶光明、陈敏、周宁、侯冲历时数年,从各自学术背景出发,通过医工融合合力研制出了具有运动、健康和医疗等全场景应用前景的智能织物。具有人体生理数据感知功能的智能床单最终研制成功,这种床单将上万个纤维力传感器以阵列形式嵌入床单中,使其具有低延时、高灵敏度的能力,不仅可以感知人的睡眠状态,还可以对心脑血管病人等特殊人群进行危险预警。团队负责人表示,智能纤维和织物将使诊疗无感化,让医学更温暖,在运动、健康、医疗、教育等领域改变科技服务于人的模式。
据了解,光谷实验室运动与健康智能化交叉学科创新中心在华中科技大学成立,将聚焦运动和健康医疗中的实际问题和关键技术,以智能纤维和织物为主要载体,为实现健康人群的生理辅助与运动增强、改进疾病保健与康复设施友好程度、提高医疗服务和诊疗装备智能化水平、促进医学和体育教育数字化,提供综合解决方案。(通讯员 童萱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星)
太赫兹无线通信被普遍认为是未来6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记者5日从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获...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信息学院赵刚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结合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和液态金属模板...
12月16日,广西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出生缺陷及干细胞生物样本库重点实验室、广西遗...
家畜干细胞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细胞培养人造肉生产和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前景。自1981年小...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张斗国教授研究组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光学薄膜的平面型显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