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数年,
筛选15万个分子化合物
在我省创新药研发领域,“人福”似乎是创新符号的存在。我省仅有的3个创新药中,人福医药占了2个。
2020年7月,经历14年艰苦努力,人福医药集团注射用苯磺酸瑞马唑仑获批全省首个化药1类新药,打破了国内外临床广泛使用的镇静药物领域近30年无创新药上市的局面;今年5月,人福医药再度“斩获”化药1类新药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
能在一类新药创新这个被誉为“医药研发巅峰”领域占据一席之地,这在国内药企中为数不多。而作为大功臣的人福医药总工程师李莉娥,似乎早已习惯了研发的寂寞。捷报频传对她来说,并未带来“踌躇满志”,依旧低调沉稳。
研发的路艰辛而漫长,失败似乎早已成为李莉娥习以为常的况味。10余年前,当人福医药决定开发麻醉镇静创新药时,总工李莉娥心怀忐忑:“创新药的研发要求很严格,从化合物到原料药再到制剂,每一步都难关重重。何况当时人福根本没做过创新药,说不定上亿元砸下去,十几年冷板凳坐下来,可能一无所获。除了稳扎稳打,别无选择。”
艰辛历历在目。李莉娥带领博士、硕士为骨干的百人研发团队,从15万个分子化合物中,一个个比对、淘汰,最终筛选确定三个化合物,作为进一步研发的依据,仅此一项就耗费数年时间;9个化合物晶体,特性各异,融合一体出现相互“排挤”,经历数十万次的数据演算,最终找出共性,创造相应条件,形成稳定化合物。
李莉娥带领研发团队,在武汉、宜昌、纽约等地设立研发中心,不断在试错中探索;他们与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清华大学等建立合作平台,促进创新成果孵化。
“暖政”激励,新药研发气候宜人
如果说满足患者临床之需是企业研发的原动力,那么,营造新药研发的宜人气候,则是企业创新的助推力。
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药物创新,将纳入优先审评审批通道。其后,湖北本土“暖政”也强力跟进。
2020年,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十五条”,对国家药监局受理审批的新药、创新医疗器械,实施专人帮扶、早期介入、全程跟踪,加快品种孵化和成果转化步伐。疫情期间,对100个申报项目开展药品注册联合现场指导,有效加快拳头品种上市。《湖北省健康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还对获得国家1类新药生产批件的企业,每个产品给予3000万元奖励。
“暖政”助力下,宜昌东阳光长江药业自主开发完成的磷酸依米他韦胶囊给我国1000万慢性丙型肝炎感染者带来了新的用药选择;人福医药的注射用磷丙泊酚二钠,成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短效全身静脉麻醉药之一。
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鼓励新药研发的新政润物无声。“根据生物制品、化学药品、中药及天然药物类别不同,对前期研发费用给予奖励,最高可达1亿元。”
精耕细作,创新药大有可为
其实,在人福医药研发苯磺酸瑞马唑仑之前,临床上的麻醉制剂并不鲜见。但它们或多或少地存在些不足:起效慢、对血液循环影响大等,安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人福医药构想的理想麻醉药品是:30秒至1分钟就可起效,患者在手术中,可以配合医生完成翻身等动作,且麻醉药在体内没有任何残留。
“患者的需要是药企研发的指挥棒。”人福医药董事长李杰认为,既然有临床的现实之需,就必须精耕细作。
与仿制药相比,创新药的审评不仅对其化学结构的创新和临床价值有更高的技术要求,质量标准也更为严苛。为此,人福医药研发人员创新开发多种质量分析方法,对苯磺酸瑞马唑仑涉及到的57种物质全面开展研究,最终使研发出的产品杂质更少、品质更高。
“表面上看,门槛更高了,却有着意想不到的收获。”宜昌人福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廖宗权说,该药研发还为他们带来一系列高附加值“副产品”:申报10项专利,掌握了一批1类新药工艺合成等核心技术,培养出一大批创新人才。
“在越来越精细化的医药市场和越来越高的临床需求面前,还有许多空白。”这是人福、东阳光等药企的共识。他们认为,新药研发的目标是“要满足临床未被满足的需求”,从这个意义上说,永远没有终点。(记者 胡蔓 曾莉 通讯员 袁福国)
太赫兹无线通信被普遍认为是未来6G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记者5日从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获...
记者4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信息学院赵刚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结合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和液态金属模板...
12月16日,广西生殖健康与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广西出生缺陷及干细胞生物样本库重点实验室、广西遗...
家畜干细胞在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细胞培养人造肉生产和优良品种培育等方面具有巨大应用前景。自1981年小...
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物理学院张斗国教授研究组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光学薄膜的平面型显微...